海上综合试验平台结构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结构强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疲劳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第2章 海上综合试验平台环境载荷计算 | 第17-40页 |
2.1 波浪载荷计算 | 第17-34页 |
2.1.1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2 设计波法 | 第21-23页 |
2.1.3 水动力分析 | 第23-32页 |
2.1.4 波浪载荷长期预报 | 第32-34页 |
2.1.5 设计波系统确定 | 第34页 |
2.2 流载荷计算 | 第34-37页 |
2.2.1 流速 | 第35页 |
2.2.2 海流力 | 第35-37页 |
2.3 风载荷计算 | 第37-39页 |
2.3.1 风速 | 第37页 |
2.3.2 风压 | 第37-38页 |
2.3.3 风力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海上综合试验平台结构规范设计 | 第40-54页 |
3.1 海上综合试验平台概述 | 第40-43页 |
3.1.1 平台总布置图 | 第40-41页 |
3.1.2 平台主要构件结构特点 | 第41-43页 |
3.2 平台结构规范设计 | 第43-44页 |
3.2.1 结构设计主要内容 | 第43页 |
3.2.2 结构设计主要方法 | 第43-44页 |
3.3 基于ABS规范的结构设计 | 第44-49页 |
3.3.1 钢材料的选取 | 第44页 |
3.3.2 板的设计 | 第44-47页 |
3.3.3 加强筋设计 | 第47-48页 |
3.3.4 横梁(强框架)设计 | 第48-49页 |
3.4 结构设计图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海上综合试验平台结构强度分析 | 第54-72页 |
4.1 结构强度校核软件及基本思路 | 第54-55页 |
4.2 设计计算工况 | 第55-57页 |
4.3 基于SESAM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57-59页 |
4.3.1 坐标系选取 | 第57页 |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4.3.3 边界条件确定 | 第58-59页 |
4.4 载荷的施加 | 第59-60页 |
4.4.1 重力载荷的施加 | 第60页 |
4.4.2 环境载荷的施加 | 第60页 |
4.5 屈服强度校核 | 第60-66页 |
4.5.1 许用应力衡准 | 第61-62页 |
4.5.2 总体强度校核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4.5.3 局部强度校核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4.6 屈曲强度校核 | 第66-71页 |
4.6.1 ABS结构稳性规范 | 第66-67页 |
4.6.2 压杆屈曲强度校核 | 第67-68页 |
4.6.3 圆柱壳局部屈曲 | 第68-69页 |
4.6.4 平板板格屈曲校核 | 第69-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海上综合试验平台疲劳强度校核 | 第72-88页 |
5.1 疲劳评估方法 | 第72-73页 |
5.1.1 S-N曲线疲劳分析方法 | 第72-73页 |
5.1.2 确定性疲劳分析法 | 第73页 |
5.2 平台热点疲劳寿命分析 | 第73-83页 |
5.2.1 热点选取 | 第74-75页 |
5.2.2 建立疲劳有限元模型 | 第75-76页 |
5.2.3 疲劳分析环境参数 | 第76-77页 |
5.2.4 确定疲劳载荷工况 | 第77-78页 |
5.2.5 计算疲劳热点应力 | 第78-81页 |
5.2.6 S-N曲线选取 | 第81-83页 |
5.3 疲劳寿命预报 | 第83-86页 |
5.3.1 设计疲劳寿命 | 第83-84页 |
5.3.2 疲劳累积损伤计算 | 第84-85页 |
5.3.3 疲劳热点疲劳寿命预报 | 第85-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