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小组合作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小组合作的相关理论第17-2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2.1.1 教学组织形式第17页
        2.1.2 小组合作第17-18页
        2.1.3 分组教学制与小组合作的辨析第18-19页
    2.2 小组合作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2.2.2 群体动力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小组合作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第21-30页
    3.1 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第21-24页
        3.1.1 符合中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和基本理念第21-22页
        3.1.2 在真实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22-23页
        3.1.3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第23页
        3.1.4 打破课堂上不必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23-24页
    3.2 调查设计第24-25页
        3.2.1 问卷调查第24页
        3.2.2 访谈调查第24-25页
    3.3 调查结果分析第25-30页
        3.3.1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第25-26页
        3.3.2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第26-28页
        3.3.3 班级人数超额第28-29页
        3.3.4 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第29-30页
第4章 小组合作实施的构成要素探讨第30-45页
    4.1 小组合作构成要素的来源第30-32页
        4.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0页
        4.1.2 群体动力理论第30-31页
        4.1.3 小组合作的特征第31-32页
    4.2 小组合作实施的构成要素第32-45页
        4.2.1 教师第32-35页
        4.2.2 学生第35-38页
        4.2.3 小组人数第38页
        4.2.4 分组类型第38-41页
        4.2.5 合作技巧第41-43页
        4.2.6 教学内容第43页
        4.2.7 目标呈现第43-44页
        4.2.8 任务分工第44-45页
第5章 小组合作的具体运用第45-55页
    5.1 小组合作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第45-48页
        5.1.1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第45页
        5.1.2 以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第45-48页
    5.2 小组合作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第48-55页
        5.2.1 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第48-49页
        5.2.2 小组合作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第49-53页
        5.2.3 教学实例第53-55页
第6章 结语第55-57页
    6.1 总结第5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A 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第60-63页
附录B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第63-64页
附录C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设计第64-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3-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下一篇:“数学与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临夏州某中学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