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2.1 约束理论 | 第9-12页 |
1.2.2 基于约束理论进行库存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离散型制造系统简介 | 第17页 |
2.1.1 车间任务型生产方式 | 第17页 |
2.1.2 流水线型生产方式 | 第17页 |
2.2 约束理论 | 第17-23页 |
2.2.1 瓶颈的定义 | 第18页 |
2.2.2 约束理论的指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 第18-20页 |
2.2.3 约束理论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2.2.4 实施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 | 第21-23页 |
2.3 库存控制的概述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库存控制方法类型与比较分析 | 第24-42页 |
3.1 传统库存控制方法 | 第24-30页 |
3.1.1 经济订货批量法(EOQ) | 第24-25页 |
3.1.2 库存分类管理法(ABC) | 第25-26页 |
3.1.3 推式生产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 | 第26-28页 |
3.1.4 拉式生产系统—准时制生产方式(JIT) | 第28-30页 |
3.2“鼓-缓冲-绳”库存控制方法(DBR) | 第30-40页 |
3.2.1“鼓-缓冲-绳”库存控制方法的组成元素 | 第30-32页 |
3.2.3“鼓-缓冲-绳”库存控制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 | 第32-40页 |
3.3 DBR与MRPⅡ、JIT的比较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鼓-缓冲-绳”库存控制方法的优化 | 第42-52页 |
4.1 采用witness仿真软件进行瓶颈识别 | 第42-46页 |
4.1.1 计算机仿真的概念 | 第42页 |
4.1.2 witness简介 | 第42-43页 |
4.1.3 witness软件建模与仿真基本步骤 | 第43-44页 |
4.1.4 witness仿真建模简单举例 | 第44-46页 |
4.2.基于系统可用度的时间缓冲计算 | 第46-50页 |
4.2.1 系统可用度分析 | 第46-47页 |
4.2.2 基于系统可用度的时间缓冲计算 | 第47-49页 |
4.2.3 基于合格率的时间缓冲量修正 | 第49-50页 |
4.3 前拉后推的“鼓-缓冲-绳”库存控制方法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B公司基于约束理论进行库存控制的应用实例 | 第52-65页 |
5.1 B公司及产品生产流程介绍 | 第52-54页 |
5.1.1 公司介绍 | 第52页 |
5.1.2 汽车保险杠生产流程介绍 | 第52-54页 |
5.2 根据交货计划制定保险杠的生产网络图 | 第54-55页 |
5.3 运用优化的“鼓-缓冲-绳”库存控制方法进行B公司的库存控制 | 第55-63页 |
5.3.1 采用witness仿真软件建立B公司保险杠生产系统仿真模型 | 第55-60页 |
5.3.2 识别系统瓶颈 | 第60页 |
5.3.3 设置瓶颈缓冲 | 第60-61页 |
5.3.4 设置时间缓冲前后的仿真运行数据比较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