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第9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用价值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述评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6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8-23页
    2.1 基本概念第18-21页
        2.1.1 县域特色产业的内涵第18-19页
        2.1.2 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19-20页
        2.1.3 产业发展战略第20-21页
    2.2 产业集群第21-22页
        2.2.1 产业集群的分类第21页
        2.2.2 产业集群的有关概念第21-22页
    2.3 波特钻石模型第22-23页
第3章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概况及特征第23-42页
    3.1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概况第26-34页
        3.1.1 铜及铜精深加工产业第26-29页
        3.1.2 光纤电缆产业第29-30页
        3.1.3 塑料化工产业第30-31页
        3.1.4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第31-33页
        3.1.5 轻纺及汽车饰品产业第33-34页
    3.2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特征第34-38页
        3.2.1 政府引领特色产业的发展第34-36页
        3.2.2 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创新升级第36-37页
        3.2.3 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第37-38页
        3.2.4 全民创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迅速第38页
    3.3 启示第38-39页
        3.3.1 紧密结合县情,充分利用当地既有的比较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第38页
        3.3.2 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发展导向,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特色产业第38-39页
        3.3.3 紧密结合形成特色产业区域竞争优势这一阶段性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第39页
    3.4 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第39-42页
        3.4.1 特色产业上下游尚未形成紧密衔接的链条,产业带动能力尚显不足第40页
        3.4.2 规模企业数量偏少,财源贡献能力有待提高第40页
        3.4.3 资金、土地、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供应紧张第40-42页
第4章 阳谷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第42-50页
    4.1 SWOT分析法简介第42页
    4.2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第42-50页
        4.2.1 发展优势第42-43页
        4.2.2 发展劣势第43-44页
        4.2.3 发展机遇第44-46页
        4.2.4 发展威胁第46-47页
        4.2.5 问卷调查第47-50页
第5章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第50-56页
    5.1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第50-51页
        5.1.1 打造千亿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第50页
        5.1.2 打造国内一流光电信息产业园第50页
        5.1.3 打造国内一流塑胶产业基地第50-51页
        5.1.4 打造国内一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第51页
        5.1.5 创建国家级新型镇化典范第51页
    5.2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原则第51-53页
        5.2.1 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培育相结合原则第52页
        5.2.2 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原则第52页
        5.2.3 坚持生态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52-53页
    5.3 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第53页
    5.4 阳谷县特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第53-56页
        5.4.1 实施特色产业集群战略第53-54页
        5.4.2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第54页
        5.4.3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第54-55页
        5.4.4 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第55-56页
第6章 实施阳谷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第56-63页
    6.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第56-59页
        6.1.1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对策第56-57页
        6.1.2 创新驱动发展对策第57-58页
        6.1.3 实施大项目带动对策第58页
        6.1.4 品牌驱动发展对策第58页
        6.1.5 产城融合发展对策第58-59页
    6.2 集聚发展,形成区域比较竞争优势第59-60页
        6.2.1 发展空间上向“园区”集聚第59页
        6.2.2 发展方向上向上下游产业链条集聚第59-60页
        6.2.3 发展方式上向高新技术集聚第60页
    6.3 筑牢产业发展要素支撑第60-63页
        6.3.1 破解资金和土地这两大瓶颈第60-61页
        6.3.2 建设人才引进高地第61页
        6.3.3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第61-63页
第7章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约束理论的离散型制造企业库存控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欧洲市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