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缸套表面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织构化缸套表面摩擦学性能与机油消耗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织构化缸套表面混合润滑模型及机油蒸发消耗模型 | 第21-32页 |
2.1 理论建模基本信息 | 第21-22页 |
2.1.1 样机参数 | 第21页 |
2.1.2 表面织构化缸套 | 第21-22页 |
2.2 润滑摩擦模拟计算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Reynolds方程 | 第22-23页 |
2.2.2 粗糙表面概率密度函数方程 | 第23页 |
2.2.3 油膜厚度方程 | 第23-25页 |
2.2.4 微凸体接触方程 | 第25页 |
2.2.5 摩擦性能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2.3 机油消耗模拟计算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3.1 机油流量方程 | 第26页 |
2.3.2 机油蒸发质量流量方程 | 第26页 |
2.3.3 机油蒸发面积方程 | 第26-27页 |
2.3.4 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2.4 数值求解 | 第28-31页 |
2.4.1 润滑摩擦模拟计算流程 | 第28-29页 |
2.4.2 机油蒸发消耗模拟计算流程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原始机械表面参数对润滑性能的影响 | 第32-42页 |
3.1 缸套表面粗糙度测量 | 第32-33页 |
3.2 粗糙度概率分布对润滑性能影响 | 第33-37页 |
3.2.1 粗糙度概率分布对无织构缸套润滑影响 | 第34-36页 |
3.2.2 粗糙度概率密度分布对织构化缸套润滑影响 | 第36-37页 |
3.3 平均粗糙度对润滑性能影响 | 第37-41页 |
3.3.1 平均粗糙度对非织构缸套润滑影响 | 第38-39页 |
3.3.2 平均粗糙度对织构化缸套润滑影响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原始机械表面参数与织构区域凹腔参数优化 | 第42-55页 |
4.1 表面概率密度分布参数的优化 | 第42-46页 |
4.1.1 非高斯表面偏态的优化 | 第42-44页 |
4.1.2 非高斯表面峰度的优化 | 第44-46页 |
4.2 微凹腔参数的优化 | 第46-54页 |
4.2.1 微凹腔半径的优化 | 第46-49页 |
4.2.2 面积占有率的优化 | 第49-52页 |
4.2.3 微凹腔深度的优化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凹腔参数对机油蒸发消耗的影响规律 | 第55-62页 |
5.1 凹腔半径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 第55-57页 |
5.1.1 缸套活塞环间平均油膜厚度 | 第55-56页 |
5.1.2 机油蒸发质量流量 | 第56页 |
5.1.3 机油蒸发量 | 第56-57页 |
5.2 凹腔深度对机油蒸发的影响 | 第57-59页 |
5.2.1 缸套活塞环间平均油膜厚度 | 第57-58页 |
5.2.2 机油蒸发质量流量 | 第58页 |
5.2.3 机油蒸发量 | 第58-59页 |
5.3 凹腔面积占有率对机油蒸发的影响 | 第59-61页 |
5.3.1 缸套活塞环间平均油膜厚度 | 第59-60页 |
5.3.2 机油蒸发质量流量 | 第60页 |
5.3.3 机油蒸发量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内燃机台架倒拖试验及机油消耗试验 | 第62-72页 |
6.1 基本信息 | 第62-64页 |
6.2 试验流程 | 第64-65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70页 |
6.3.1 机油消耗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6.3.2 倒拖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一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