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水敏性停车场设计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水敏性停车场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15-26页 |
2.1 相关理论的释析 | 第15-17页 |
2.1.1 海绵城市 | 第15-16页 |
2.1.2 低影响开发 | 第16页 |
2.1.3 水敏感城市设计 | 第16-17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2.2.1 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2.2.2 实践研究 | 第21-22页 |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2.3.1 理论研究 | 第22-25页 |
2.3.2 实践研究 | 第25页 |
2.4 水敏性停车场的概念与内涵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大连海事大学水敏性停车场的设计背景 | 第26-41页 |
3.1 项目背景 | 第26-27页 |
3.2 区位概况 | 第27-31页 |
3.2.1 地理位置 | 第27-28页 |
3.2.2 地形地势 | 第28页 |
3.2.3 气候条件 | 第28-29页 |
3.2.4 景观条件 | 第29-31页 |
3.3 环境现状分析 | 第31-38页 |
3.3.1 地面透水 | 第31-34页 |
3.3.2 绿化建设 | 第34-36页 |
3.3.3 雨水收集 | 第36-37页 |
3.3.4 资源利用 | 第37-38页 |
3.3.5 场地功能 | 第38页 |
3.4 可行性分析 | 第38-40页 |
3.4.1 优势 | 第38-39页 |
3.4.2 劣势 | 第39页 |
3.4.3 机遇 | 第39-40页 |
3.4.4 挑战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大连海事大学水敏性停车场的设计思路 | 第41-50页 |
4.1 设计目标和原则 | 第41-43页 |
4.1.1 设计目标 | 第41-42页 |
4.1.2 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4.2 构建要素分析 | 第43-46页 |
4.2.1 透水铺装 | 第43-44页 |
4.2.2 植被绿化 | 第44-45页 |
4.2.3 雨水设施 | 第45-46页 |
4.3 构建思路 | 第46-47页 |
4.3.1 总体方案 | 第46页 |
4.3.2 类型规划 | 第46-47页 |
4.4 生态效益预估 | 第47-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大连海事大学水敏性停车场的建构策略 | 第50-83页 |
5.1 地表径流的减排与控制 | 第50-60页 |
5.1.1 扩充透水性铺装面积 | 第50-55页 |
5.1.2 设置植草沟与生物滞留带 | 第55-59页 |
5.1.3 利用流量控制装置 | 第59-60页 |
5.2 径流污染的净化与处理 | 第60-73页 |
5.2.1 布置雨水花园 | 第60-67页 |
5.2.2 车位间设计生态树池 | 第67-70页 |
5.2.3 增加绿色屋面 | 第70-73页 |
5.3 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 第73-82页 |
5.3.1 结合地形配置保持塘 | 第73-76页 |
5.3.2 装配地下蓄水模块 | 第76-80页 |
5.3.3 增设多功能调蓄设施 | 第80-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A 设计图纸 | 第88-103页 |
附录B 图表来源 | 第103-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