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导论 | 第15-3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7-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6页 |
·国有资本 | 第19-24页 |
·国有资本经营 | 第24-25页 |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26-31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第31-34页 |
2. 经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34-49页 |
·国内外经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第34-40页 |
·西方绩效评价综述 | 第34-38页 |
·我国学者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 第38-40页 |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0-49页 |
·国家财务和财务分层理论 | 第41-44页 |
·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 第44-46页 |
·管理学相关理论 | 第46-49页 |
3. 国有资本经营的理论分析 | 第49-72页 |
·国有资本功能分析 | 第49-54页 |
·国有资本的形成 | 第49-51页 |
·国有资本的二元功能特性 | 第51-54页 |
·国有资本经营目标分析 | 第54-57页 |
·增值目标 | 第55页 |
·宏观经济基础目标 | 第55-57页 |
·国有资本经营中的布局调整 | 第57-63页 |
·国有资本是产业政策的直接工具 | 第57-59页 |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第59-60页 |
·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60-63页 |
·国有资本的股权经营 | 第63-66页 |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 | 第63-64页 |
·国有资本的股权形态经营 | 第64-66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安全性问题 | 第66-69页 |
·外资并购对国有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 | 第66-68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安全策略 | 第68-69页 |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取与分配 | 第69-72页 |
4.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 第72-90页 |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内容框架 | 第72-75页 |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 第72-74页 |
·国有资本绩效评价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74-75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财务绩效评价 | 第75-78页 |
·国有资本经营财务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75-76页 |
·国有资本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 第76-78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政策绩效评价 | 第78-87页 |
·国有资本政策性绩效的基本内容 | 第78-79页 |
·国有资本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 第79-87页 |
·国有资本社会绩效评价 | 第87-89页 |
·国有资本社会绩效内容 | 第87页 |
·国有资本社会绩效评价指标 | 第87-89页 |
·结语 | 第89-90页 |
5.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的层级结构 | 第90-104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管理体制 | 第90-94页 |
·我国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90-91页 |
·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三层架构 | 第91-92页 |
·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与经营绩效 | 第92-94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产权结构及治理 | 第94-99页 |
·国有资本经营的产权结构特征 | 第94-95页 |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中委托代理链 | 第95-97页 |
·国有资本经营中的公司治理 | 第97-99页 |
·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层级体系的构建 | 第99-103页 |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系统观点 | 第99-100页 |
·国有资本经营多层次绩效评价系统的分析 | 第100-103页 |
·本章结语 | 第103-104页 |
6. 国家出资者绩效评价 | 第104-118页 |
·国家出资者绩效评价的评价要素分析 | 第104-105页 |
·国资委的职能分析 | 第105-107页 |
·国资委职能的历史演进 | 第105-106页 |
·国资委职能分析 | 第106-107页 |
·国有控股公司功能的界定 | 第107-113页 |
·国有控股公司的涵义及特征 | 第107-108页 |
·国有控股公司的类型 | 第108-111页 |
·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功能分析 | 第111-113页 |
·国家出资者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13-118页 |
·国有控股公司经营绩效 | 第113-114页 |
·国家出资者绩效评价体系 | 第114-118页 |
7. 法人出资者绩效评价 | 第118-135页 |
·法人出资者绩效评价的目标分析 | 第119-121页 |
·经营绩效评价的价值相关性分析 | 第121-1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122页 |
·研究假设 | 第122-123页 |
·研究设计 | 第123-127页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27-130页 |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130页 |
·法人出资者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30-135页 |
8. 法人治理绩效评价 | 第135-152页 |
·我国有关经营者选聘、评价的现状 | 第135-139页 |
·我国有关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的演进 | 第135-137页 |
·我国有关经营者任免条件和行为规范 | 第137-138页 |
·目前我国经营者绩效评价办法存在的问题 | 第138-139页 |
·法人治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第139-144页 |
·法人治理绩效评价的特点 | 第139-140页 |
·法人治理绩效评价的意义 | 第140-142页 |
·法人治理绩效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142-144页 |
·法人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44-152页 |
·法人治理绩效评价的内容分析 | 第144-146页 |
·企业经营绩效是经营者绩效的实现 | 第146-148页 |
·经营者的素质能力是经营者绩效的驱动力 | 第148-150页 |
·经营者的社会责任评价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2页 |
后记 | 第162-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