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1.导论 | 第17-4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27页 |
·现实背景和意义 | 第17-22页 |
·理论背景和意义 | 第22-27页 |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27-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9-32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32-35页 |
·研究创新 | 第32-34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34-35页 |
·关键概念界定 | 第35-43页 |
2.以人为本财务研究文献综述:现状与启示 | 第43-67页 |
·西方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第43-49页 |
·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第43-44页 |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第44-45页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第45-47页 |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第47-49页 |
·国内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第49-57页 |
·人本财务管理及人本财务学 | 第49-51页 |
·相关研究之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 | 第51-52页 |
·相关研究之二:人力资本财务 | 第52-54页 |
·相关研究之三:利益相关者财务 | 第54-55页 |
·相关研究之四:企业社会责任财务 | 第55-57页 |
·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文献综述 | 第57-62页 |
·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第62-67页 |
3.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 | 第67-87页 |
·企业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67-69页 |
·我国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69-74页 |
·新《企业财务通则》评析 | 第69-72页 |
·改进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议 | 第72-74页 |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74-76页 |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 | 第76-80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设计 | 第80-87页 |
·传统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及其缺陷 | 第80-82页 |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 第82-87页 |
4.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 | 第87-110页 |
·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的必要性 | 第87-90页 |
·企业财务文化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90-94页 |
·国外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90-91页 |
·国内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91-94页 |
·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界定 | 第94-96页 |
·"财务文化"、"财务管理文化"和"理财文化"辨析 | 第94-95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及涵义 | 第95-96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分类 | 第96-99页 |
·基于文化视角的分类 | 第96-97页 |
·基于财务视角的分类 | 第97-99页 |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 | 第99-106页 |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 | 第99-102页 |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文化 | 第102-104页 |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 | 第104-105页 |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 第105-106页 |
·案例: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评析 | 第106-110页 |
5.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 | 第110-133页 |
·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概念 | 第110-112页 |
·以人为本的融资管理具体内容 | 第112-117页 |
·人力资本融资 | 第112-116页 |
·物力资本融资 | 第116-117页 |
·以人为本的投资管理具体内容 | 第117-126页 |
·人力资本投资 | 第117-121页 |
·社会责任投资 | 第121-123页 |
·环境投资 | 第123-126页 |
·以人为本的投融资实践——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 | 第126-133页 |
·国有企业开展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的意义 | 第126-127页 |
·建立国有企业自然灾害融资长效机制 | 第127-129页 |
·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的投资预算管理 | 第129-133页 |
6.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 | 第133-162页 |
·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述评 | 第133-136页 |
·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 | 第136-141页 |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考察 | 第136-139页 |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考察 | 第139-141页 |
·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博弈分析及合约选择 | 第141-147页 |
·人力资本固定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第142-144页 |
·人力资本变动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第144-145页 |
·结论及应用 | 第145-147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原则 | 第147-151页 |
·成本补偿原则 | 第147-149页 |
·利润分享原则 | 第149-151页 |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式 | 第151-162页 |
·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误区 | 第151-154页 |
·资本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第154-156页 |
·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 第156-162页 |
7.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 | 第162-182页 |
·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 | 第162-168页 |
·对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理论的反思 | 第162-165页 |
·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 | 第165-168页 |
·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设计 | 第168-175页 |
·案例:海尔集团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模式 | 第175-182页 |
·海尔集团情况概述 | 第175-177页 |
·海尔报告模式及启示 | 第177-182页 |
8.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第182-203页 |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82-184页 |
·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局限 | 第184-190页 |
·财务绩效评价主体方面的局限 | 第184-187页 |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局限 | 第187-188页 |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的局限 | 第188-190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190-192页 |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 第192-203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主体 | 第192-194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客体 | 第194-195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 | 第195-198页 |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实施 | 第198-203页 |
参考文献 | 第203-221页 |
后记 | 第221-223页 |
致谢 | 第223-22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25-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