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拥堵转移矩阵的城市拥堵路段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交通流预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交通拥堵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本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问题定义及相关工作 | 第16-30页 |
2.1 移动对象数据挖掘技术 | 第16-17页 |
2.2 城市主干道定义 | 第17-18页 |
2.2.1 城市主干道定义 | 第17-18页 |
2.2.2 城市主干道特点 | 第18页 |
2.3 交通流预测 | 第18-22页 |
2.3.1 交通流及交通流预测定义 | 第18-19页 |
2.3.2 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19-21页 |
2.3.3 交通流预测方法分类 | 第21页 |
2.3.4 交通流预测性能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2.4 交通拥堵识别 | 第22-24页 |
2.4.1 交通拥堵定义 | 第22-23页 |
2.4.2 交通拥堵识别标准分类 | 第23页 |
2.4.3 交通拥堵识别算法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2.5 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 第24-26页 |
2.6 全概率公式 | 第26-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拥堵路段预测的问题定义和系统框架 | 第30-36页 |
3.1 问题定义 | 第30-32页 |
3.2 系统框架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拥堵转移矩阵的预测方法 | 第36-54页 |
4.1 离线数据处理 | 第36-49页 |
4.1.1 数字地图创建 | 第36-41页 |
4.1.2 路段饱和度计算 | 第41-44页 |
4.1.3 交通流转移概率挖掘 | 第44-45页 |
4.1.4 拥堵路段挖掘和拥堵转移矩阵建立 | 第45-49页 |
4.2 线上拥堵路段预测 | 第49-53页 |
4.2.1 当前拥堵路段计算 | 第50页 |
4.2.2 拥堵路段预测 | 第50-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实验分析 | 第54-66页 |
5.1 实验设置 | 第54-56页 |
5.1.1 基本设置 | 第54页 |
5.1.2 实验数据集 | 第54-56页 |
5.2 评价方法制定 | 第56-58页 |
5.3 拥堵路段预测性能评估 | 第58-64页 |
5.3.1 预测准确性评估 | 第58-62页 |
5.3.2 预测效率评估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未来工作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项目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