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3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演进 | 第10-11页 |
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一、课程标准、化学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施策略研究 | 第16-17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研究 | 第17-18页 |
四、三维目标的内涵与整合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8页 |
第四节 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义 | 第28-29页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 第28页 |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第28-29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改善课堂氛围 | 第29页 |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研究对一线教师具有借鉴意义 | 第29页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本研究的内容 | 第29-31页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二、本研究的内容 | 第30页 |
三、本研究的方法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概述 | 第31-47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31-37页 |
一、国内相关理论 | 第31-34页 |
二、国外相关理论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 | 第37-41页 |
一、情感 | 第37-38页 |
二、态度 | 第38-39页 |
三、价值观 | 第39页 |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三维目标 | 第41-43页 |
一、知识与技能 | 第41-43页 |
二、过程与方法 | 第43页 |
三、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 第43页 |
第四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学习的关系 | 第43-44页 |
第五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描述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课程标准 | 第47-54页 |
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程课标理念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课标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48页 |
第三节 课标内容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修 1) | 第48-52页 |
一、内容标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第48-49页 |
二、“活动与探究建议”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第49-52页 |
第四节 课标实施建议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52-54页 |
一、教学建议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52页 |
二、评价建议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52-53页 |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53-54页 |
第四章 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分析与研究 | 第54-76页 |
第一节 必修1教材整体概况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必修1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的组织、呈现方式 | 第55-57页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组织方式 | 第55页 |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必修1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及内容分析 | 第57-76页 |
一、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 | 第57-71页 |
二、教材习题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分析 | 第71-72页 |
三、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宏观教学策略 | 第72-74页 |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教学实践研究 | 第76-94页 |
第一节 具体教学案例 | 第76-88页 |
一、案例:硫的氧化物 | 第76-80页 |
二、案例:金属的化学性质 | 第80-83页 |
三、案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 第83-85页 |
四、案例: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第85-88页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反馈 | 第88-94页 |
一、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 第88-93页 |
二、日常观察记录评价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94-9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94页 |
第二节 反思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附录 | 第98-102页 |
附录A 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现状调查 | 第98-101页 |
附录B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量表 | 第101-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