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论文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写作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1 写作总体思路 | 第14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研究基本框架 | 第15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特色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Q医院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 第17-34页 |
2.1 Q医院简介 | 第17页 |
2.2 Q医院医患关系调查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2.2.1 调查对象选择 | 第18页 |
2.2.2 调查方法 | 第18页 |
2.2.3 调查内容 | 第18页 |
2.3 Q医院医患关系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 | 第18-34页 |
2.3.1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 第18-22页 |
2.3.2 医患关系总体评价 | 第22-23页 |
2.3.3 和谐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 | 第23-28页 |
2.3.4 医患互动认知情况 | 第28-31页 |
2.3.5 医患关系不和谐原因认知情况 | 第31-32页 |
2.3.6 医患关系改进途径认知情况 | 第32-34页 |
第3章 影响Q医院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 第34-41页 |
3.1 Q医院医方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3.1.1 Q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欠佳 | 第34-35页 |
3.1.2 Q医院管理服务不到位 | 第35页 |
3.1.3 Q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 第35-36页 |
3.1.4 Q医院医患沟通机制不健全 | 第36页 |
3.1.5 Q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方式不当 | 第36-37页 |
3.2 患方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3.2.1 患者对医学认知水平不高和自身修养不足 | 第37-38页 |
3.2.2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 | 第38页 |
3.3 医院外部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3.3.1 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 | 第38-39页 |
3.3.2 医疗体制及社保制度不完善 | 第39页 |
3.3.3 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 第39页 |
3.3.4 医疗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39-40页 |
3.3.5 媒体负面宣传 | 第40-41页 |
第4章 国内外医患关系处理经验借鉴 | 第41-48页 |
4.1 国外地区医患关系处理经验借鉴 | 第41-45页 |
4.1.1 日本处理医患关系主要经验 | 第41-42页 |
4.1.2 英国处理医患关系的主要经验 | 第42页 |
4.1.3 澳大利亚地区处理医患关系主要经验 | 第42-43页 |
4.1.4 美国地区处理医患关系主要经验 | 第43-45页 |
4.2 国内地区医患关系处理经验借鉴 | 第45-46页 |
4.2.1 香港地区处理医患关系主要经验 | 第45-46页 |
4.2.2 医疗纠纷处置常州运行模式 | 第46页 |
4.3 医患关系处理经验对Q医院的启示 | 第46-48页 |
第5章 Q医院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5.1 加强Q医院内部管理 | 第48-49页 |
5.2 利用多种途径实施基本健康教育 | 第49页 |
5.3 完善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 | 第49-50页 |
5.4 探索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险制度相结合 | 第50页 |
5.5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附件1 医患关系调查问卷(医务人员部分) | 第61-63页 |
附件2 医患关系调查问卷(患者及家属部分)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