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论文框架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教师话语的概念、特征、类别及功能 | 第11-16页 |
·教师话语的概念 | 第11页 |
·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 | 第11-12页 |
·教师话语的类别 | 第12-15页 |
·教师话语的功能 | 第15-16页 |
·国内外教师课堂话语研究 | 第16-18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Krashen可理解性输入假设(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 | 第20-21页 |
·Long交互假设(Interaction Hypothesis) | 第21-22页 |
·Swain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4-27页 |
·研究问题 | 第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自然调查法 | 第25页 |
·课堂观察 | 第25页 |
·访谈 | 第25-26页 |
·研究过程 | 第26-2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教师话语量 | 第27-29页 |
·话语互动模式 | 第29-32页 |
·简单的I-R-F会话结构 | 第30-31页 |
·更为复杂的会话结构 | 第31-32页 |
·提问类型分析 | 第32-34页 |
·反馈话语分析 | 第34-38页 |
·积极反馈 | 第34-36页 |
·消极反馈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8-41页 |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38-39页 |
·对英语教育实习及师资培养的启示 | 第39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一 | 第45-49页 |
附录二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