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视觉技术的机器人曲棍球对决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0页
    1.1 课题的背景第6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1.4 机器视觉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第8页
    1.5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8-10页
第二章 机器人曲棍球对决系统结构及功能第10-16页
    2.1 系统结构第10-11页
    2.2 并联机械手第11-12页
    2.3 控制系统结构第12页
    2.4 系统功能第12-16页
第三章 机器人曲棍球对决控制系统第16-28页
    3.1 视觉系统第16-19页
        3.1.1 机器视觉第16-17页
        3.1.2 FH视觉控制器第17-19页
        3.1.3 FH视觉控制器与外部装置的通信原理第19页
    3.2 NJ控制器第19-23页
        3.2.1 NJ的优点第20-21页
        3.2.2 NJ的EtherCAT网络第21-22页
        3.2.3 NJ的EtherNet/IP网络第22-23页
        3.2.4 NJ的运动控制第23页
        3.2.5 NJ的功能块第23页
    3.3 伺服驱动系统第23-27页
        3.3.1 伺服驱动系统第23-24页
        3.3.2 OMNUC G5系列伺服驱动系统第24-25页
        3.3.3 伺服驱动器输入从站的分配第25-27页
    3.4 NS系列触摸屏第27-28页
第四章 机器人曲棍球对决控制系统程序设计第28-52页
    4.1 视觉程序设计第28-33页
        4.1.1 FH视觉控制器画面第28-31页
        4.1.2 视觉程序设计第31-33页
    4.2 NJ控制程序设计第33-48页
        4.2.1 正反解算法第34-37页
        4.2.2 小球轨迹预判及击打时间计算第37-43页
        4.2.3 机器人进攻击打程序第43页
        4.2.4 机器人防守击打程序第43-47页
        4.2.5 超限与错误处理程序第47-48页
    4.3 触摸屏程序设计第48-52页
        4.3.1 参数设置画面第48-49页
        4.3.2 运行监控画面第49-52页
第五章 机器人曲棍球对决系统仿真与调试第52-58页
    5.1 系统模拟仿真第52-56页
        5.1.1 程序模拟第52页
        5.1.2 3D仿真第52-56页
        5.1.3 NS统合模拟第56页
    5.2 实际调试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TCX小型生产企业现金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