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9页 |
| 2.1 库存管理概述 | 第17-18页 |
| 2.1.1 库存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 第17页 |
| 2.1.2 库存管理策略分析 | 第17-18页 |
| 2.2 备件库存管理概述 | 第18-21页 |
| 2.2.1 备件库存的定义与作用 | 第18-19页 |
| 2.2.2 备件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 2.2.3 备件库存管理的流程 | 第20-21页 |
| 2.3 港口设备备件库存概述 | 第21-23页 |
| 2.3.1 港口设备备件库存的形成原因 | 第21-22页 |
| 2.3.2 港口设备备件库存的特点 | 第22-23页 |
| 2.4 备件库存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28页 |
| 2.4.1 备件分类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 2.4.2 排队论简介 | 第25-26页 |
| 2.4.3 联合库存管理理论 | 第26-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港口设备备件库存的分类分析 | 第29-36页 |
| 3.1 供应定位模型概述 | 第29-31页 |
| 3.1.1 供应定位模型的形成 | 第29-30页 |
| 3.1.2 供应定位模型的作用 | 第30-31页 |
| 3.2 建立基于港口备件的“供应定位模型” | 第31-34页 |
| 3.2.1 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31-33页 |
| 3.2.2 港口设备备件库存分类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4章 港口关键备件的库存管理模型的构建 | 第36-42页 |
| 4.1 问题描述 | 第36-37页 |
| 4.2 基本前提和参数设定 | 第37-38页 |
| 4.2.1 基本前提假设 | 第37页 |
| 4.2.2 参数设定 | 第37-38页 |
| 4.3 基于服务水平的港口关键备件(r,S)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港口杠杆类备件的库存管理模型的构建 | 第42-50页 |
| 5.1 问题描述 | 第42-44页 |
| 5.2 基本假设和参数设定 | 第44-45页 |
| 5.2.1 基本假设 | 第44页 |
| 5.2.2 参数符号 | 第44-45页 |
| 5.3 模型的构建 | 第45-48页 |
| 5.3.1 多异质供应商供货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 5.3.2 TPL-JMI模型的构建 | 第46-48页 |
| 5.4 两种模型的系统总成本比较 | 第48-4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6章 算例分析 | 第50-60页 |
| 6.1 秦皇岛港第九分公司备件库存管理概述 | 第50-52页 |
| 6.1.1 秦皇岛港及第九分公司简介 | 第50页 |
| 6.1.2 秦皇岛港第九分公司装卸设备介绍 | 第50-51页 |
| 6.1.3 秦皇岛港第九分公司备件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 第51-52页 |
| 6.2 基于秦皇岛港第九分公司备件的“供应定位模型” | 第52-55页 |
| 6.3 基于秦皇岛港第九分公司关键备件的算例分析 | 第55-57页 |
| 6.4 基于秦皇岛港第九分公司杠杆类备件的算例分析 | 第57-59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