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聚苯胺/聚吡咯-Keggin型多酸复合微米管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5页
    1.1 纳/微米管状材料的发展概况第8-12页
    1.2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第12-16页
        1.2.1 多金属氧酸盐的组成、结构第12-13页
        1.2.2 多金属氧酸盐管状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3-16页
    1.3 聚苯胺概述第16-20页
        1.3.1 聚苯胺的结构第16-17页
        1.3.2 聚苯胺的应用概况第17-18页
        1.3.3 聚苯胺与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1.4 聚吡咯概述第20-23页
        1.4.1 聚吡咯的结构第20-21页
        1.4.2 聚吡咯的应用概况第21-22页
        1.4.3 聚吡咯与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第22-23页
    1.5 本文立题思想和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聚苯胺-KEGGIN型多酸复合微米管PANI@M-SIW_(12)(M=FE~(3+)和CU~(2+))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第25-34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PANI@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制备第25-27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2 制备过程第26-27页
            (1) M-SiW_(12)(M= Fe~(3+)和Cu~(2+))微米管的制备第26页
            (2) PANI@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制备第26-27页
            (3) Pt/C催化剂的合成第27页
            (4)工作电极的制备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2.3.1 PANI@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制备过程第27-28页
        2.3.2 PANI@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表征第28-31页
        2.3.3 PANI@Fe~(3+)-SiW_(12)复合微米管的I-V性质第31-32页
        2.3.4 PANI@Fe~(3+)-SiW_(12)复合微米管对电催化氧化甲醇的助催化作用第32页
    2.4 结论第32-34页
第三章 聚苯胺-钼钒取代的KEGGIN型多酸复合微米管PANI-SIW_(11)M(M=MO和V)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34-42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PANI-SIW_(11)M(M=MO和V)复合微米管的制备第34-36页
        3.2.1 试剂及仪器第34-35页
        3.2.2 制备过程第35-36页
            (1) SiW_(11)Mo和SiW_(11)V微米管的制备第35页
            (2) PANI-SiW_(11)M(M= Mo和V)复合微米管的制备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3.3.1 PANI-SiW_(11)M(M= Mo和V)复合微米管的形成过程第36页
        3.3.2 PANI-SiW_(11)M(M= Mo和V)复合微米管的表征第36-39页
        3.3.3 PANI-SiW_(11)Mo复合微米管I-V曲线第39-40页
        3.3.4 PANI-SiW_(11)M(M= Mo和V)复合微米管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助催化作用第40页
    3.4 结论第40-42页
第四章 聚吡咯-KEGGIN型多酸复合微米管PPY@M-SIW_(12)(M= FE~(3+)和CU~(2+))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第42-48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PPY@M-SIW_(12)(M= FE~(3+)和CU~(2+))微米管的制备实验第42-43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42-43页
        4.2.2 PPY@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制备第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47页
        4.3.1 PPY@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形成过程第43-44页
        4.3.2 PPY @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的表征第44-46页
        4.3.3 PPY@M-SiW_(12)(M= Fe~(3+)和Cu~(2+))复合微米管在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助催化作用第46-47页
    4.4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港口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