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课程行政及其事务研究--基于政治学相关原理的探索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39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7-23页
        一、选题缘由第17-20页
        二、研究意义第20-23页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23-35页
        一、关于课程行政的教育学研究第23-30页
        二、关于教育行政的政治学研究第30-3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35-39页
        一、研究方法和思路第35-37页
        二、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37-39页
第二章 课程行政综览第39-78页
    第一节 课程行政:教育行政之重要领域第39-52页
        一、课程行政的涵义和属性第39-45页
        二、课程行政的职能和主体第45-52页
    第二节 课程行政事务:课程行政的工作内容第52-60页
        一、课程政策的制定第53-56页
        二、课程方案的研制第56-58页
        三、课程实施的监管第58-60页
    第三节 课程行政:多样的模式、取向和基础第60-68页
        一、课程行政的多种模式和取向第60-63页
        二、课程行政的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第63-68页
    第四节 课程行政关涉的政治学范畴和基础理论第68-78页
        一、课程行政关涉的政治学范畴第69-72页
        二、作为课程行政之基础的政治理论第72-78页
第三章 课程政策的制定:以“决策”为核心的权力博弈第78-111页
    第一节 课程政策制定的意义、实质和主体第78-90页
        一、课程政策制定的意义第78-81页
        二、课程政策制定的实质第81-84页
        三、课程政策制定的主体及其关系第84-90页
    第二节 课程政策制定中的权力博弈第90-99页
        一、课程政策制定:决策中的权力博弈第90-97页
        二、课程政策的形成:权力制衡的结果第97-99页
    第三节 课程政策制定之现代特征及我国的差距第99-111页
        一、课程政策制定之现代特征第99-101页
        二、我国课程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第101-105页
        三、我国课程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归因第105-107页
        四、改进我国课程政策制定之应采方策第107-111页
第四章 课程方案的研制:“计划”过程中的权力配置第111-139页
    第一节 课程方案研制的意义、实质和主体第111-119页
        一、课程方案研制的意义第111-113页
        二、课程方案研制的实质第113-114页
        三、课程方案研制的流程、主体及其关系第114-119页
    第二节 课程方案研制中的权力分配第119-128页
        一、课程方案研制中的权力与职责划分第119-121页
        二、课程方案研制中的权力配置或体现第121-128页
    第三节 课程方案研制之现代特征及我国的差距第128-139页
        一、课程方案研制之现代特征第128-130页
        二、我国课程方案研制中存在的问题第130-134页
        三、我国课程方案研制中的问题归因第134-136页
        四、改进我国课程方案研制之应采方策第136-139页
第五章 课程实施的监管:以“调控”为目的的权力运作第139-169页
    第一节 课程实施监管的意义、实质和主体第139-150页
        一、课程实施监管的意义第139-140页
        二、课程实施监管的实质第140-142页
        三、课程实施监管的依据和途径第142-146页
        四、课程实施监管的主体及其关系第146-150页
    第二节 课程实施监管中的权力运作第150-159页
        一、课程实施监管中权力运作的模式第151-153页
        二、教育改革趋势下课程实施监管权力运作的转型第153-159页
    第三节 课程实施监管之现代特征及我国的差距第159-169页
        一、课程实施监管之现代特征第159-160页
        二、我国课程实施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160-163页
        三、我国课程实施监管中的问题归因第163-165页
        四、改进我国课程实施监管之应采方策第165-169页
结语第169-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第183-184页
后记第184-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锈钢凸环管件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变形分析
下一篇:有机微纳单晶场效应晶体管的大规模制备及其在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