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文献法 | 第15页 |
1.3.2 比较研究法 | 第15-16页 |
1.3.3 案例分析 | 第16页 |
1.3.4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1.3.5 访谈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2. 学生认知心理的界定与价值 | 第19-2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2.1.1 认知心理 | 第19页 |
2.1.2 学生的认知心理 | 第19页 |
2.1.3 在两级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运用 | 第19-24页 |
2.1.4 中学地理教学衔接阶段 | 第24页 |
2.2 研究价值 | 第24-28页 |
2.2.1 认知心理研究对学生地理成绩提升的价值 | 第24-26页 |
2.2.2 对地理教学落实新课改目标的价值 | 第26-27页 |
2.2.3 对教师充分合理教学的价值 | 第27-28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28页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3.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9页 |
3.4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 第29页 |
3.5 加德纳的智力新概念 | 第29页 |
3.6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 | 第29-30页 |
3.7 托尔曼的“认知地图” | 第30-31页 |
4. 学生认知心理与地理学科独特价值的融合性应用 | 第31-49页 |
4.1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对中学地理教学衔接阶段的解读 | 第31-37页 |
4.2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独特价值研究 | 第37-45页 |
4.2.1 独特价值的含义 | 第37-38页 |
4.2.2 地理学习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的内容 | 第38-40页 |
4.2.3 地理学习对学生发展的空间思维构建价值 | 第40-42页 |
4.2.4 地理学习对学生发展的生存环境认知价值 | 第42-45页 |
4.3 时间轴上横向认知的差异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教师的影响 | 第46-49页 |
4.4.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6-48页 |
4.4.2 针对上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 第48-49页 |
5. 学生认知心理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 第49-56页 |
5.1 初中地理课堂 | 第49-55页 |
5.2 高中地理课堂 | 第55-56页 |
6 总结及分析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