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双元性的组织特征前因和绩效结果:一项元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1.5 可能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0页
    2.1 双元性的相关理论第13-16页
        2.1.1 双元性的理论渊源第13页
        2.1.2 双元性的概念内涵第13-15页
        2.1.3 双元性的研究领域第15-16页
    2.2 双元性的组织特征前因第16-18页
        2.2.1 结构型双元第16页
        2.2.2 情境型双元第16-17页
        2.2.3 领导型双元第17-18页
    2.3 双元性的绩效结果第18-19页
    2.4 简要评述第19-20页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第20-31页
    3.1 组织特征与双元性的关系第20-24页
        3.1.1 结构特征与双元性第20-21页
        3.1.2 情境特征与双元性第21-23页
        3.1.3 领导特征与双元性第23-24页
    3.2 组织特征与双元性关系的调节因素第24-25页
        3.2.1 双元性测量第24页
        3.2.2 分析层次第24-25页
        3.2.3 行业类型第25页
        3.2.4 国家发达程度第25页
    3.3 双元性与绩效的关系第25-27页
        3.3.1 双元性与财务绩效第25-26页
        3.3.2 双元性与创新结果第26页
        3.3.3 双元性与顾客结果第26-27页
        3.3.4 双元性与员工结果第27页
    3.4 双元性与绩效关系的调节因素第27-31页
        3.4.1 双元性测量第27-28页
        3.4.2 绩效测量第28页
        3.4.3 绩效类型第28页
        3.4.4 分析层次第28-29页
        3.4.5 行业类型第29页
        3.4.6 国家发达程度第29-31页
第四章 研究方法第31-37页
    4.1 元分析方法简介第31-32页
    4.2 元分析方法步骤第32-37页
        4.2.1 检索和筛选文献第32-33页
        4.2.2 整理和录入数据第33页
        4.2.3 计算和分析结果第33-37页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7-52页
    5.1 双元性的组织特征前因分析第37-42页
        5.1.1 效应值分析第37-38页
        5.1.2 路径分析第38-39页
        5.1.3 调节效应分析第39-42页
    5.2 双元性的绩效结果分析第42-52页
        5.2.1 效应值分析第42-44页
        5.2.2 调节效应分析第44-52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2-57页
    6.1 研究结论第52-53页
    6.2 管理建议第53-56页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第56-57页
附录 入选文献的基本信息第57-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线负面评论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消费者品牌认同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