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以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1.5.1 研究的思路 | 第11页 |
1.5.2 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13-1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页 |
2.1.1 教学 | 第13页 |
2.1.2 智能手机辅助教学 | 第13页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3-18页 |
2.2.1 学习理论 | 第13-15页 |
2.2.2 视听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2.2.3 初中生心理特征 | 第16页 |
2.2.4 初中物理课程特点 | 第16-18页 |
第3章 使用手机辅助教学案例 | 第18-32页 |
3.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18-19页 |
3.2 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 第19-21页 |
3.3 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21-32页 |
3.3.1 《声音是什么》之声能 | 第21-22页 |
3.3.2 《乐音的特性》之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第22-23页 |
3.3.3 《乐音的特性》之音调 | 第23-25页 |
3.3.4 《乐音的特性》之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 第25-26页 |
3.3.5 《乐音的特性》之音色 | 第26-27页 |
3.3.6 《噪声及其控制》之声强级 | 第27-28页 |
3.3.7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之可听声的范围 | 第28-31页 |
3.3.8 《综合实践活动》之比较隔声性能的差异 | 第31-32页 |
第4章 手机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结果 | 第32-38页 |
4.1 实验研究结果 | 第32-35页 |
4.2 教师和学生访谈 | 第35-37页 |
4.2.1 学生访谈的结果 | 第35-36页 |
4.2.2 教师访谈结果 | 第36-37页 |
4.3 课堂观察结果 | 第37-38页 |
第5章 手机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优点与原则 | 第38-42页 |
5.1 手机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优点 | 第38-39页 |
5.2 手机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 第39-42页 |
第6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42-43页 |
6.1 研究反思 | 第4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声现象》课堂小测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