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6-23页 |
2.1 角色扮演的定义 | 第17-20页 |
2.1.1 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2 角色扮演的种类 | 第18-20页 |
2.2 角色扮演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0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第21页 |
2.2.4 杜威的“活动”教育理论 | 第21页 |
2.2.5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 第21-22页 |
2.2.6 沉浸式教学理论 | 第22-23页 |
3.研究设计 | 第23-3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3.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24-30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3.3.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6页 |
3.3.4 信度与效度 | 第26-30页 |
4.角色扮演的实施 | 第30-42页 |
4.1 具体实施流程 | 第30-31页 |
4.2 实验具体实施过程 | 第31-35页 |
4.2.1 前问卷的发放 | 第31页 |
4.2.2 前测 | 第31-32页 |
4.2.3 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 | 第32-34页 |
4.2.4 后问卷调查 | 第34页 |
4.2.5 后测 | 第34-35页 |
4.3 示范课展示 | 第35-42页 |
4.3.1 课程设计依据 | 第35页 |
4.3.2 示范课具体过程 | 第35-42页 |
5.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2-56页 |
5.1 数据的收集 | 第42-43页 |
5.2 数据的分析 | 第43-56页 |
5.2.1 前测数据的分析 | 第44页 |
5.2.2 后测数据的分析 | 第44-52页 |
5.2.3 学生测试成绩的比较 | 第52-53页 |
5.2.4 实验后对学生访谈情况的分析 | 第53-54页 |
5.2.5 对听课教师的访谈结果 | 第54-56页 |
6.研究发现和总结 | 第56-64页 |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56-59页 |
6.1.1 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 第56-57页 |
6.1.2 角色扮演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 第57页 |
6.1.3 角色扮演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 第57-58页 |
6.1.4 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 第58-59页 |
6.2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 | 第59-63页 |
6.2.1 角色扮演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 | 第59-60页 |
6.2.2 角色扮演活动开展频率的问题 | 第60页 |
6.2.3 角色扮演活动要注意控制时间,维持纪律 | 第60-61页 |
6.2.4 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的分组安排 | 第61-62页 |
6.2.5 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容易忽略教学本质 | 第62-63页 |
6.3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