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N高等师范学校为例
1 绪论 | 第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及克服倦怠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师范生 | 第15页 |
·五年制师范生 | 第15页 |
·学习倦怠 | 第15-16页 |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16-20页 |
·强化理论 | 第16-17页 |
·归因理论 | 第17页 |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7-18页 |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18-20页 |
3 五年制师范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分析 | 第20-28页 |
·研究对象确定 | 第20页 |
·学习倦怠量表设计 | 第20-21页 |
·调查分析 | 第21-28页 |
·面上分析 | 第21-22页 |
·年级差异 | 第22-24页 |
·性别差异 | 第24-25页 |
·专业差异 | 第25-26页 |
·家庭来源差异 | 第26-27页 |
·学习成绩差异 | 第27-28页 |
4 五年制师范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28-33页 |
·自身因素 | 第28-29页 |
·行为逃避 | 第28页 |
·情绪耗竭 | 第28-29页 |
·成就感低 | 第29页 |
·学校因素 | 第29-31页 |
·教学内容 | 第29-30页 |
·教学管理 | 第30页 |
·师资力量 | 第30-31页 |
·家庭因素 | 第31-32页 |
·物质条件 | 第31-32页 |
·人文环境 | 第32页 |
·社会因素 | 第32-33页 |
·社会环境 | 第32页 |
·就业环境 | 第32-33页 |
5 有效缓解五年制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 第33-41页 |
·自身层面 | 第33-35页 |
·引入危机意识,提高求知欲 | 第33页 |
·增强师范生的自我效能感 | 第33-34页 |
·确立良好的学习目标 | 第34-35页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35页 |
·学校层面 | 第35-38页 |
·丰富教学资源与课程结构 | 第35-36页 |
·提高教师专业与师德素养 | 第36-37页 |
·增强学校心理咨询功能 | 第37页 |
·科学设置学习评价制度 | 第37-38页 |
·家庭层面 | 第38-39页 |
·角色责任 | 第38-39页 |
·家长素养 | 第39页 |
·社会层面 | 第39-41页 |
·教育机会均等 | 第39页 |
·就业机会均等 | 第39-4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A | 第45-46页 |
附录B | 第46-47页 |
论文摘要 | 第47-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