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力研究--以上海HY小学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内外教师领导力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3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五、研究方案 | 第14-19页 |
(一)个案选择及依据 | 第14-16页 |
(二)研究思路及步骤 | 第16-17页 |
(三)研究的信度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课堂教学中教师领导力的构成 | 第19-24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一)领导力“五力”模型 | 第19页 |
(二)教师领导理论 | 第19-20页 |
(三)分布式领导理论 | 第20页 |
二、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力构成要素 | 第20-22页 |
(一)教学目标的把握 | 第20-21页 |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 | 第21页 |
(三)师生互动 | 第21页 |
(四)教师教学机智 | 第21-22页 |
(五)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 第2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力现状 | 第24-44页 |
一、HY学校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二、个案教师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一)L老师基本情况 | 第25页 |
(二)X老师基本情况 | 第25页 |
(三)K老师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三、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力描述及分析 | 第26-43页 |
(一)对教学目标把握的描述及分析 | 第26-29页 |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描述及分析 | 第29-34页 |
(三)师生互动的描述及分析 | 第34-38页 |
(四)教学机智的描述及分析 | 第38-40页 |
(五)课堂调控的描述及分析 | 第40-4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中教师领导力的提升策略 | 第44-51页 |
一、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 | 第44-45页 |
(一)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 第44页 |
(二)教学目标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 第44-45页 |
(三)教学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 第45页 |
二、教师人格魅力方面 | 第45-46页 |
(一)留心扩大知识面 | 第45页 |
(二)用心关爱学生 | 第45-46页 |
(三)真心宽容学生 | 第46页 |
(四)公平对待学生 | 第46页 |
三、师生互动策略 | 第46-48页 |
(一)构建和谐课堂 | 第47页 |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第47页 |
(三)创设问题情境 | 第47-48页 |
四、教学机智的培养策略 | 第48-49页 |
(一)积累教学经验 | 第48页 |
(二)熟悉教学流程 | 第48页 |
(三)把握好教学节奏 | 第48-49页 |
(四)重视教学创新 | 第49页 |
五、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 | 第49-50页 |
(一)富有感染力 | 第49页 |
(二)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 | 第49页 |
(三)灵活使用教材 | 第49页 |
(四)合理分配时间 | 第49-50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4页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51页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51-52页 |
三、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及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