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案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 第12-1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12-13页 |
(三) 案例研究法 | 第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文献评价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案例陈述 | 第17-34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一)高效课堂 | 第17页 |
(二)“四学”本真高效课堂 | 第17-18页 |
二、黄梅县“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的形成过程 | 第18-21页 |
(一)“四学”本真高效课堂的实践背景 | 第18-19页 |
(二)“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基础 | 第19-20页 |
(三)“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 第20-21页 |
三、“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的操作流程 | 第21-23页 |
四、“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的成效与影响 | 第23-34页 |
(一)学生受益 | 第26-29页 |
(二)教师提升 | 第29-30页 |
(三)学校发展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案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反思 | 第34-44页 |
一、“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4页 |
(二)金字塔学习理论 | 第34-35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5-36页 |
二、“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推进与实施的成功经验 | 第36-39页 |
(一)教育行政部门助力 | 第36-37页 |
(二)实验基地学校自主创新实践 | 第37-38页 |
(三)县域内整体联动推进 | 第38-39页 |
三、“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 | 第39-40页 |
(一)示范引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第39-40页 |
(二)理论创新,彰显高效课堂的本质要义与应然目标 | 第40页 |
四、“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反思 | 第40-44页 |
(一)课堂教学还存在偏重模式,忽视本真要义的现象 | 第40-41页 |
(二)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 第41-42页 |
(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机会不均,依然存在两极分化 | 第42-43页 |
(四)整体改革推进缓慢,后续缺乏创新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一 | 第47-49页 |
附录二 | 第49-51页 |
书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