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22页 |
·环境与能源问题 | 第11-12页 |
·新能源汽车发展 | 第12-15页 |
·国家政策 | 第12-13页 |
·新能源汽车 | 第13-15页 |
·燃气汽车的优势 | 第15-19页 |
·CNG汽车 | 第15-17页 |
·天然气的优势 | 第15-16页 |
·CNG汽车工作特点 | 第16-17页 |
·LNG汽车 | 第17-19页 |
·LNG性质特点优势 | 第17-18页 |
·LNG汽车工作特点 | 第18-19页 |
·LNG汽车发展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LNG汽车传统气化器 | 第21-22页 |
·传统气化器工作特点 | 第21页 |
·LNG气化器缺陷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LNG车辆气化器出.天然气温度的研究 | 第26-36页 |
·研究气化器出.天然气温度的必要性 | 第26页 |
·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 第26-28页 |
·燃烧速度 | 第26-28页 |
·燃烧温度 | 第28页 |
·天然气发动机的缸内燃烧特点 | 第28-29页 |
·LNG发动机混合气温度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 第29-31页 |
·LNG发动机混合气温度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29-30页 |
·混合气温度对排放的影响 | 第30-31页 |
·空气的外部加热因素 | 第31-32页 |
·LNG车辆气化器出.天然气温度的确定 | 第32-35页 |
·国内外对LNG气化器出.天然气温度的研究 | 第32-33页 |
·本文确定LNG气化器出.天然气温度参考因素 | 第33-34页 |
·确定LNG气化器出.天然气温度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LNG车辆排气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6-50页 |
·确定所需利用尾气的温度 | 第36-37页 |
·排气系统三维建模 | 第37-42页 |
·歧管与涡轮增压器集成 | 第37-38页 |
·三元催化装置 | 第38-39页 |
·消声器 | 第39-41页 |
·管道 | 第41页 |
·排气系统三维模型 | 第41-42页 |
·排气系统网格模型 | 第42-43页 |
·排气系统的仿真 | 第43-46页 |
·入.条件(inlet) | 第43-45页 |
·多孔介质模型(porous) | 第45页 |
·出.条件(outlet) | 第45页 |
·壁面条件(wall) | 第45-46页 |
·排气系统仿真计算结果 | 第46-47页 |
·选择合适的尾气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利用尾气加热LNG车辆气化器设计 | 第50-66页 |
·尾气引用处理 | 第50-52页 |
·火星除去装置 | 第50-51页 |
·引用支管结构 | 第51页 |
·气化器结构 | 第51-52页 |
·尾气阻力分析 | 第52-53页 |
·传热分析 | 第53-55页 |
·传热过程分析 | 第53-54页 |
·泡点与露点计算 | 第54-55页 |
·传热方程 | 第55页 |
·传热计算 | 第55-61页 |
·温差计算 | 第55-56页 |
·传热系数计算 | 第56-60页 |
·单相流体的换热系数计算 | 第56-57页 |
·双相流体的换热系数计算 | 第57-58页 |
·外部尾气与星形翅片管外壁面换热系数计算 | 第58-59页 |
·传热系数的确定 | 第59-60页 |
·传热面积的计算 | 第60页 |
·翅片管长度计算 | 第60-61页 |
·参数选定 | 第61-64页 |
·组分 | 第61-62页 |
·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62-64页 |
·LNG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62-63页 |
·尾气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63-64页 |
·计算结果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