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动画(卡通)论文

中国“学院派”动画现状解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学院派”动画的释义第10-15页
 第一节 “学院派”动画的界定和内涵第10-11页
  一、 “学院派”动画划分的标准第10页
  二、 “学院派”动画划分的界定第10页
  三、 “学院派”动画划分的内涵第10-11页
 第二节 “学院派”动画与主流商业动画的关系第11-13页
  一、 “学院派”动画与主流商业动画的共同点第11页
  二、 “学院派”动画与主流商业动画的主要区别第11-12页
  三、 “学院派”动画与主流商业动画的转化第12页
  四、 “学院派”动画与主流商业动画之间的矛盾统一第12-13页
 第三节 “学院派”动画的用途和功能第13-15页
  一、 对于动画艺术的探索实验第13页
  二、 在动画教育上的深入研究第13-14页
  三、 培养动画专业人才第14页
  四、 丰富动画的创作形式和风格第14-15页
第二章 “学院派”动画的创作发展概括第15-25页
 第一节 “学院派”动画产生的条件第15-16页
  一、 文化、市场等方面的外部需求第15页
  二、 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文化诉求第15-16页
 第二节 各国“学院派”动画的发展概括第16-23页
  一、 中国学院动画的创作与探索第16-17页
  二、 欧洲学院动画的发展概括第17-18页
  三、 美国在学院动画方面的探索与发展第18-20页
  四、 日本在学院动画方面的探索与发展第20-21页
  五、 加拿大“学院派”动画的发展概括第21-23页
 第三节 “学院派”动画体系的成熟第23-25页
  一、 创作流派的确立第23页
  二、 教学体系的确立第23页
  三、 学科体系的确立第23-24页
  四、 课程体系的确立第24-25页
第三章 中国“学院派”动画创作的特点第25-39页
 第一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创作题材内容的特点第25-29页
  一、 篇幅较短第25页
  二、 原创性第25-26页
  三、 独立性强,延续性弱第26页
  四、 表现风格多样第26-28页
  五、 内容创新,故事性相对减弱第28-29页
 第二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创作群体的特点第29-30页
  一、 创作模式大多是个人创作或小规模创作第29页
  二、 以创作者个人表达为主,不以娱乐大众为主第29-30页
 第三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创作形式风格的特点第30-33页
  一、 艺术风格动画为主第30-31页
  二、 实验探索风格动画为主第31-33页
 第四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创作的技术流程的特点第33页
  一、 低成本第33页
  二、 不受固定模式制约第33页
 第五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创作的文化艺术的特点第33-35页
  一、 学术性气质第33页
  二、 多元化第33-34页
  三、 小品化第34-35页
 第六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推广传播的特点第35-39页
  一、 游离于主流播放媒体之外第35页
  二、 网络化程度高第35-36页
  三、 展赛单元的推广平台第36-39页
第四章 中国“学院派”动画现存的主要缺陷第39-47页
 第一节 中国学院动画在政策制度上的优化空间第39-40页
  一、 对“学院派”动画的监管存在误读.第39页
  二、 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够完善第39-40页
  三、 传播渠道相对单一第40页
 第二节 中国学院动画在创作上的缺陷第40-42页
  一、 创意匮乏第40-41页
  二、 技术手段粗糙第41页
  三、 细节缺失,内容浮浅第41-42页
  四、 完成度弱,整体性不足第42页
 第三节 中国学院动画产业链上的不成熟第42-45页
  一、 结构性过剩第42-43页
  二、 缺少互动与衍生环节第43-45页
  三、 教学内容与企业运作模式相脱节,缺乏专业实践环境第45页
  四、 缺少可持续发展意识第45页
 第四节 中国学院动画教学上的不足第45-47页
  一、 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方法陈旧老套第45-46页
  二、 人才评估缺乏标准38第46-47页
第五章 中国“学院派”动画的发展前景第47-57页
 第一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在政策制度上的展望第47-49页
  一、 以营造创意环境为主的政府引导第47页
  二、 搭建国际性的平台第47-49页
  三、 予以更多资金支持第49页
 第二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拓展第49-52页
  一、 叙事结构多样化第49-50页
  二、 合理运用自生成艺术第50-51页
  三、 加强自主创新和实验意识第51-52页
 第三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在产业链上的完善措施第52-54页
  一、 “学院派”动画要与动画产业良性对接第52页
  二、 增加学院动画播出平台,丰富传播途径第52-53页
  三、 明确市场定位第53-54页
 第四节 中国“学院派”动画在教育上的革新第54-57页
  一、 建立动画专业人才超前培养和拔尖机制第54-55页
  二、 建构完整的学院动画批评体系促进动画人才成长第55-56页
  三、 改变死板教学模式,采纳前沿的教学方法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附录第60-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高校动画短片创作合作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越界的形体与时空--从三部电影看建筑的想象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