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基于物理样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基于设计理念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载人月球车总体技术方案分析 | 第24-37页 |
| ·月面活动任务分析 | 第24-26页 |
| ·月面环境效应分析 | 第24-25页 |
| ·有效载荷及活动时间需求分析 | 第25页 |
| ·工作过程分析 | 第25-26页 |
| ·载人月球车的功能 | 第26页 |
| ·载人月球车总体性能指标 | 第26-28页 |
| ·总体构型与布局 | 第28-32页 |
| ·载人月球车分系统 | 第32-36页 |
| ·移动系统 | 第32-33页 |
| ·控制系统 | 第33-34页 |
| ·导航系统 | 第34页 |
| ·电源系统 | 第34-35页 |
| ·温控系统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结构与机构设计 | 第37-58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技术要求 | 第37-38页 |
| ·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结构与机构设计 | 第38-57页 |
| ·底盘系统 | 第38-41页 |
| ·车轮子系统 | 第41-44页 |
| ·悬架子系统 | 第44-46页 |
| ·牵引驱动子系统 | 第46-47页 |
| ·转向子系统 | 第47-49页 |
| ·制动子系统 | 第49-50页 |
| ·驾驶台 | 第50-51页 |
| ·折叠、展开与卸载子系统 | 第51-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载人月球车悬架运动学分析及转向断开点位置优化 | 第58-73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基于空间解析几何的载人月球车悬架运动学性能分析 | 第58-69页 |
| ·载人月球车的悬架 | 第58-60页 |
| ·运动学分析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 ·运动学性能参数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1-67页 |
| ·载人月球车折叠悬架运动学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 ·转向梯形断开点的位置优化 | 第69-72页 |
| ·优化的设计变量 | 第70页 |
| ·优化的约束条件 | 第70页 |
| ·目标函数 | 第70页 |
| ·优化计算与分析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基于 ADAMS/View 的月球车移动性能分析 | 第73-99页 |
| ·模型的建立和简化 | 第73-78页 |
| ·整车模型建立 | 第73-75页 |
| ·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75-77页 |
| ·路面模型的建立 | 第77-78页 |
| ·月球车移动性能分析 | 第78-80页 |
| ·越障性分析 | 第78-79页 |
| ·抗倾覆性分析 | 第79-80页 |
| ·行驶平顺性分析 | 第80页 |
| ·典型工况下月球车移动性能仿真 | 第80-98页 |
| ·平原地形条件下的仿真 | 第81-82页 |
| ·上、下坡地形条件下的仿真 | 第82-87页 |
| ·双侧障碍和单侧障碍地形条件下的仿真 | 第87-92页 |
| ·壕沟和单侧沟壑地形条件下的仿真 | 第92-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 ·全文总结 | 第99页 |
|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