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姜黄素的多糖纳米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缩略语表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微胶囊技术 | 第10-11页 |
·微胶囊技术概述 | 第10页 |
·纳米胶囊技术 | 第10-11页 |
·纳米载体材料 | 第11-12页 |
·聚合物类 | 第11页 |
·蛋白类 | 第11页 |
·多糖类 | 第11-12页 |
·聚电解质络合反应 | 第12-14页 |
·阳离子多糖 | 第12-13页 |
·阴离子多糖 | 第13页 |
·聚电解质络合反应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聚电解质络合反应的调控方法 | 第14页 |
·姜黄素的性质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姜黄素的性质与功能 | 第14-15页 |
·姜黄素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姜黄素剂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实验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4页 |
·空白复合物的制备 | 第18页 |
·空白复合物浊度测定 | 第18页 |
·粒径及 Zeta 电位测定 | 第18-19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19页 |
·pH、质量比及聚电解质浓度对两种多糖复合的影响 | 第19页 |
·负载姜黄素的多糖纳米粒的制备 | 第19页 |
·包封率、保留率及载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贮藏实验 | 第20页 |
·姜黄素纳米粒制备配方及工艺优化 | 第20页 |
·姜黄素组分的分析及鉴定 | 第20-21页 |
·姜黄素溶解度测定 | 第21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1页 |
·光稳定性分析 | 第21-22页 |
·模拟胃肠液配制 | 第22页 |
·姜黄素纳米粒在模拟胃肠液中释放特性研究 | 第22页 |
·生物可给率测定 | 第22页 |
·抗氧化性分析 | 第22-23页 |
·复合物超微结构观察 | 第23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4-48页 |
·壳聚糖-阿拉伯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24-29页 |
·pH 对两种多糖复合的影响 | 第24-25页 |
·质量比对两种多糖复合的影响 | 第25-28页 |
·浓度对两种多糖复合的影响 | 第28-29页 |
·姜黄素纳米粒制备配方及工艺优化 | 第29-36页 |
·姜黄素生物可给率分析 | 第29-32页 |
·乳化剂配比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小分子乳化剂添加量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姜黄素载量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复合物相互作用及姜黄素存在状态分析 | 第34-36页 |
·姜黄素纳米粒理化性质研究 | 第36-48页 |
·纳米粒分散性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 第36-39页 |
·纳米粒热稳定性研究 | 第39-40页 |
·纳米粒光稳定性研究 | 第40-42页 |
·纳米粒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 第42-46页 |
·纳米粒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特性 | 第43-44页 |
·纳米粒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特性 | 第44-45页 |
·纳米粒的释放机制 | 第45-46页 |
·姜黄素纳米粒抗氧化性分析 | 第46-48页 |
·还原力测定结果 | 第46页 |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第46-48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