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译本简介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翻译中的主体与主体性 | 第13页 |
·有关译者主体性的国内外研究 | 第13-17页 |
·国外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 第13-15页 |
·阐释学视角 | 第13-14页 |
·解构主义视角 | 第14页 |
·女性主义视角 | 第14-15页 |
·后殖民主义视角 | 第15页 |
·国内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 第15-17页 |
·对译者身份和地位的探讨 | 第15-16页 |
·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 | 第16-17页 |
·欧·亨利短篇小说译本的发展与研究 | 第17-19页 |
·译本发展 | 第17-18页 |
·译本研究 | 第18-19页 |
第3章 文学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 第19-25页 |
·文学翻译的本质 | 第19-20页 |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 第20-21页 |
·对等词的抉择 | 第20页 |
·逻辑关系的表达 | 第20-21页 |
·译者主体性发挥不当对译文的影响 | 第21-25页 |
·词语选择不地道 | 第21-22页 |
·句子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意思表达不简洁 | 第23-25页 |
第4章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以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两个汉本为例 | 第25-37页 |
·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内部因素 | 第25-28页 |
·译者的翻译观 | 第25-26页 |
·译者的审美偏好 | 第26-27页 |
·译者的读者意识 | 第27-28页 |
·不同译者的主体性在译文中的彰显 | 第28-37页 |
·语言层面的对比 | 第28-32页 |
·文化层面的对比 | 第32-37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