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的国际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1 导论第18-48页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研究意义第20-22页
     ·理论意义第20-21页
     ·现实意义第21-22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8页
     ·海归人才回流第22-24页
     ·知识溢出第24-26页
     ·海归国际知识溢出第26-2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8-42页
     ·关于国际人才流动的研究第28-32页
     ·关于人才回流问题的研究第32-40页
     ·海归回流问题的研究谱图第40-41页
     ·现有海归回流研究未能解决的问题第41-42页
   ·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第42-46页
     ·研究方法第42-43页
     ·研究思路第43-45页
     ·论文结构第45-46页
   ·研究贡献及创新第46-48页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第48-73页
   ·人才回流研究的理论渊源第48-50页
     ·推拉理论第48-49页
     ·新古典经济学迁移理论第49页
     ·迁移新经济学理论第49-50页
   ·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理论渊源第50-59页
     ·经济学对知识认知的演化第50-51页
     ·知识溢出产生的原因第51-54页
     ·关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经济增长理论回顾第54-59页
   ·国际知识溢出渠道第59-62页
     ·FDI与知识溢出第59页
     ·进口与知识溢出第59-61页
     ·国外专利申请、专利引用与知识溢出第61-62页
     ·人力资本跨国流动第62页
   ·知识溢出研究路线图第62-65页
   ·国际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第65-66页
   ·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第66-71页
     ·知识生产函数法第66-67页
     ·全要素生产率法(TFP)第67-69页
     ·文献跟踪方法第69-71页
     ·简要评述第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3 我国海归人才回流的基本状况及其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分析第73-91页
   ·海归回流总体状况第73-76页
     ·海归回流人数创新高第73-76页
     ·顶尖人才滞留海外严重第76页
   ·海归回流调研状况第76-78页
   ·样本分布的基本情况第78-83页
     ·海归所属行业分布第78-79页
     ·海外受教育年限统计第79页
     ·留学深造国分布第79-80页
     ·海归留学获得最高学位所在专业分布第80-81页
     ·海归所获得的最高学位分布第81-82页
     ·就业单位性质第82页
     ·关于回国的顾虑第82-83页
   ·海归回流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分析第83-89页
     ·推动基础创新与产业进步第84-86页
     ·海归知识溢出状况分析第86-88页
     ·海归知识溢出模式现状分析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4 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产生机理及理论分析第91-119页
   ·海归回流决策的一般原理分析第91-98页
     ·回流效用表达第91-93页
     ·基于个人受教育函数的最优回流决策第93-96页
     ·基于个体能力、受教育年限的最优回流决策第96-98页
   ·海归回流引致的知识溢出机理第98-109页
     ·海归回流知识溢出产生渠道第98-103页
     ·海归回流引致知识溢出效应的逻辑关系第103-109页
   ·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第109-117页
     ·溢出知识属性第109-110页
     ·微观主体因素第110-114页
     ·宏观环境因素第114-116页
     ·简要评述第116-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5 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测算及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第119-142页
   ·问题的引出第119页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第119-123页
   ·模型设定第123-124页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124-129页
     ·变量选择第124-128页
     ·数据来源第128-129页
   ·实证检验第129-140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9页
     ·海归技术溢出效应估计第129-135页
     ·吸收能力对海归知识溢出的影响第135-139页
     ·海归回流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与其他三大渠道比较第139-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6 海归人力资本水平与其引致的知识溢出效应关系第142-156页
   ·问题的提出第142页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第142-143页
   ·研究方法第143-149页
     ·门槛面板模型第143-148页
     ·模型选取第148-149页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149-150页
     ·变量选择第149页
     ·数据来源第149-150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50-155页
     ·门槛效应显著性检验第150页
     ·海归人力资本水平门槛值的计算第150-152页
     ·非线性门槛回归结果分析第152-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6页
7 技术差距与中国海归回流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关系第156-170页
   ·问题的提出第156页
   ·相关经验研究回顾第156-158页
   ·研究假设第158-159页
   ·研究设计第159-162页
     ·模型设定第159-161页
     ·数据来源第161-162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62-168页
     ·对基本模型的分析第162-165页
     ·对技术差距门槛值的检验第165-167页
     ·技术差距的门槛效应回归结果第167-168页
   ·本章小结第168-170页
8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第170-176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70-172页
   ·政策启示第172-174页
   ·研究展望第174-175页
     ·智力跨国外流的技术进步效应第174页
     ·海归回流的负经济效应第174页
     ·海外引才制度设计第174-175页
   ·研究的不足第175-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94页
附录第194-214页
 附录A 本论文的调查问卷第194-197页
 附录B 访谈名单第197-198页
 附录C 论文中STATA语言第198-213页
 附录D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第213-21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第214-216页
后记第216-217页

论文共2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首都圈省际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