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特色 | 第13-15页 |
第2章 格里格的生平与《培尔·金特》组曲的创作背景 | 第15-23页 |
·格里格的生平 | 第15-17页 |
·《培尔·金特》组曲的创作背景 | 第17-22页 |
·组曲 | 第17-20页 |
·《培尔·金特》组曲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培尔·金特》组曲的主题特性分析 | 第23-41页 |
·主题旋律特点 | 第23-28页 |
·装饰音特色 | 第23-25页 |
·半音化旋律 | 第25-27页 |
·主题旋律的重复 | 第27-28页 |
·主题调式调性的特点 | 第28-36页 |
·中古自然调式 | 第29-31页 |
·升高四级音的小调式 | 第31-33页 |
·传统大小调 | 第33-36页 |
·主题节奏特点 | 第36-38页 |
·民间舞曲节奏 | 第36-37页 |
·交错的节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4章 《培尔·金特》组曲的多声部特性 | 第41-55页 |
·和声特点 | 第41-48页 |
·半音化和声 | 第41-44页 |
·不协和和弦 | 第44-45页 |
·平行和弦 | 第45-47页 |
·色彩性和弦 | 第47-48页 |
·复调技术的运用 | 第48-50页 |
·模仿 | 第48-49页 |
·复对位 | 第49-50页 |
·多元化织体 | 第50-53页 |
·和声音程化的织体 | 第51-52页 |
·和弦式和声织体 | 第52-53页 |
·持续音式织体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培尔·金特》组曲的曲式分析 | 第55-79页 |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曲式分析 | 第55-65页 |
·《晨景》 | 第55-57页 |
·《奥赛之死》 | 第57-59页 |
·《阿尼特拉之舞》 | 第59-63页 |
·《在山魔的宫中》 | 第63-65页 |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的曲式分析 | 第65-77页 |
·《英格丽德的悲叹》 | 第65-69页 |
·《阿拉伯之舞》 | 第69-71页 |
·《培尔·金特返乡》 | 第71-75页 |
·《索尔维格之歌》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