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现代语音论文

普通话轻声的感知实验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0.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3页
     ·定义第9-10页
     ·轻声实验的研究概况第10-13页
   ·江苏省淮安方言连读变调概况第13-15页
     ·淮安方言语音研究概况第13页
     ·淮安方言连读变调概况第13-15页
     ·北京话连读变调模式概况第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第一章 实验设计及流程第16-24页
   ·实验目的第16页
   ·语音刺激制作方法及过程第16-22页
     ·语音刺激的制作第16-22页
   ·实验方法及过程第22-24页
     ·实验程序及流程介绍第22-23页
     ·关于实验结果的几个设想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数据的采集第24-77页
第三章 数据分析及讨论第77-133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77页
   ·本章中涉及的术语以及原理第77-78页
   ·数据分析讨论第78-133页
     ·音高、音长、音色、音强四个因素对于轻声感知的作用大小的比较第78-82页
     ·各物理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第82-120页
     ·各因素对轻声感知的作用方式第120-133页
第四章 结论第133-135页
   ·数据分析的结论第133页
   ·本文的不足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36页
附录第136-153页
 附录 1、发音人背景资料第136-137页
 附录 2、合作人背景资料第137-138页
 附录 3 淮安和北京两组音高步长对 q 值比率的效应的边际均值图第138-143页
 附录 4 淮安和北京两组音长步长对 q 值比率的效应的边际均值图第143-148页
 附录 5 淮安和北京两组音强步长对 q 值比率的效应的边际均值图第148-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汉语“最”的功能扩展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