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壮语论文

壮语介词语法化历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研究现状第8-14页
  一、壮语介词研究现状第8-11页
  二、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现状第11页
  三、壮语语法化研究现状第11-14页
 第二节 研究概述第14-17页
  一、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15-17页
第二章 壮语介词概述第17-22页
 第一节 壮语介词的定义及分类第17-18页
  一、壮语介词的定义第17页
  二、壮语介词的分类第17-18页
 第二节 壮语介词的性质与语法特点第18-20页
  一、壮语介词的性质第18-19页
  二、壮语介词的语法特点第19-20页
 第三节 壮语介词的语法功能第20-22页
  一、壮语介词的句法功能第20页
  二、壮语介词的语义功能第20-21页
  三、壮语介词的语用功能第21-22页
第三章 壮语固有介词语法化历程分析第22-38页
 第一节 taη~2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22-29页
  一、taη~2的意义和用法第22-27页
  二、介词taη~2的形成第27-29页
 第二节 te:η~1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29-35页
  一、te:η~1的意义和用法第29-33页
  二、介词te:η~1的形成第33-35页
 第三节 jou~5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35-38页
  一、jou~5的意义和用法第35-37页
  二、介词jou~5的形成第37-38页
第四章 壮语汉借介词语法化历程分析第38-48页
 第一节 老借词kwa~5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38-42页
  一、kwa~5的意义和用法第38-41页
  二、介词kwa~5的形成第41-42页
 第二节 老借词haш~3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42-44页
  一、haш~3的意义和用法第42-43页
  二、介词haш~3的形成第43-44页
 第三节 老借词ji:η~5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44-45页
  一、ji:η~5的意义和用法第44-45页
  二、介词ji:η~5的形成第45页
 第四节 老借词pei~3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化历程分析第45-47页
  一、pei~3的意义和用法第45-46页
  二、介词pei~3的形成第46-47页
 第五节 壮语介词中新借词的意义、用法与形成途径第47-48页
第五章 壮语介词形成的动因和机制第48-51页
 第一节 壮语介词语法化途径与发展趋势第48页
 第二节 壮语介词形成的内因第48-49页
 第三节 壮语介词形成的外因第49-51页
第六章 结论第51-53页
 一、本文的研究第51页
 二、本文的不足及尚待研究之处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一、连续出版物第53页
 二、专著第53-55页
 三、学位论文第55-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
下一篇:从多语使用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以缅甸掸邦东枝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