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窦桂梅语文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9页
一、 窦桂梅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第9-12页
 (一) 时代因素第9页
 (二) 个人成长经历第9-10页
  1. 坎坷的成教之路第9-10页
  2. 公开课一炮走红第10页
 (三) “读书、实践、思考”的人生行走方式第10-12页
  1. 在读书中成长第10-11页
  2. 在实践中磨炼第11页
  3. 在思考中成熟第11-12页
二、 窦桂梅与“三个超越”理论第12-18页
 (一) “三个超越”的基本内容第12-14页
  1. 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第12-13页
  2. 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第13-14页
  3. 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第14页
 (二) “三个超越”的内涵第14-16页
  1. “三个超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超越第14-15页
  2. “三个超越”是基于生命意义层次的超越第15-16页
  3. “三个超越”是师生的一种自我超越第16页
 (三) “三个超越”的现实指导意义第16-18页
  1. 要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为生命奠基”第16页
  2.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16页
  3. 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第16-18页
三、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理论第18-26页
 (一) 主题与主题教学第18-19页
  1. 主题第18页
  2. 主题教学第18-19页
 (二) 主题教学的内涵第19-20页
  1. 在整合中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第19页
  2. 在积累中建立人与母语文化的关系第19-20页
  3. 在自省中建立人与自我的关系第20页
 (三)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操作第20-21页
 (四) 窦桂梅主题教学路径的探索第21-23页
  1. 主题讲读第21-22页
  2、主题作文第22-23页
  3. 主题阅读第23页
 (五) 窦桂梅主题教学行为策略的研究第23-24页
  1. “五个一工程”第23页
  2. “三层次两反思”第23-24页
  3. “考试评价改革”第24页
 (六) 主体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第24-26页
  1. 追求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第24页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第24-26页
四、 窦桂梅与“三个回归”理论第26-32页
 (一) 回归母语,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第26-28页
  1. 语言教学重推敲第26-27页
  2. 朗读教学重吟诵第27-28页
  3. 语文教学重文学第28页
 (二) 回归儿童,走向儿童心灵深处第28-29页
 (三) 回归教师, 走向教师专业自我的深处第29-30页
  1. 努力提高专业素养第29-30页
  2. 苦练专业技能第30页
  3. “不跟风”,“抱定真我不放松”第30页
 (四) “三个回归”的现实指导意义第30-32页
  1. 语文教育要关注传统文化第30页
  2. 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第30-31页
  3. 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我素养第31-32页
五、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附录第34-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文言虚词教学方法探究
下一篇:当代日本特设道德课衍进的历史脉络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