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工作对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介入研究--以兰州某企业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心理契约理论及其发展 | 第11-12页 |
·员工关系的发展 | 第12-14页 |
·企业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其在国内的发展 | 第14-16页 |
·企业社会工作的起源 | 第14-15页 |
·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 | 第15-16页 |
·员工帮助计划 | 第16-18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4 当前企业的员工关系——以兰州某企业为例 | 第20-28页 |
·企业背景 | 第20页 |
·员工的适应问题 | 第20-25页 |
·员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问题 | 第20-21页 |
·员工对工作内容及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问题 | 第21-22页 |
·员工对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 | 第22-25页 |
·企业人事部门的不作为 | 第25-26页 |
·员工对于企业福利的看法 | 第26-28页 |
5 心理契约理论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分析 | 第28-32页 |
·企业和员工对心理契约理解的错位 | 第28-29页 |
·企业和员工对工作方式和环境的不同理解 | 第28页 |
·企业与员工对同一现象的看法不同 | 第28-29页 |
·企业所提供的一些福利没有被员工很好的感知与利用 | 第29页 |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平等的互动沟通 | 第29-30页 |
·企业对员工缺乏责任担当 | 第30-31页 |
·心理契约违背的不良后果 | 第31-32页 |
6 改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干预策略 | 第32-37页 |
·对员工个人问题的处理 | 第32-33页 |
·针对员工群体的需求措施 | 第33-34页 |
·员工与企业、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 | 第34-35页 |
·个人职业规划 | 第34页 |
·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 第34页 |
·晋升机制 | 第34-35页 |
·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 | 第35页 |
·相关制度及计划的建立 | 第35-37页 |
·政策倡导 | 第35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 | 第35-36页 |
·员工意识的提高 | 第36-37页 |
7 研究展望及反思 | 第37-38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反思 | 第37页 |
·企业社会工作的未来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一:员工关系管理调查问卷 | 第40-42页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42-43页 |
附录三:主要访谈记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