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9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7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7-8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二、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界定 | 第9-12页 |
(一) 阅读对话 | 第9-10页 |
(二) 教学对话 | 第10-11页 |
(三) 对话式阅读教学 | 第11-12页 |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形式 | 第12-17页 |
(一)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 第12-14页 |
1. 平等性 | 第12页 |
2. 多元性 | 第12-13页 |
3. 互动性 | 第13页 |
4. 生成性 | 第13-14页 |
5. 人文性 | 第14页 |
(二)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形式 | 第14-17页 |
1.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 第14-15页 |
2.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 第15-16页 |
3.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 第16页 |
4.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 第16-17页 |
四、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17-29页 |
(一) 走出对话误区 | 第18-21页 |
1. 简单化——权威独白 | 第18页 |
2. 空想化——脱离文本 | 第18-19页 |
3. 表演化——虚假对话 | 第19页 |
4. 苍白化——对话浅显 | 第19-20页 |
5. 平行化——教师失职 | 第20-21页 |
(二) 拓宽对话途径 | 第21-25页 |
1. 紧密联系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 第21页 |
2. 改变教育观念,遵循对话原则 | 第21-22页 |
3. 搭建民主平台,营造和谐情境 | 第22-24页 |
4. 建立支持制度,改革评价体系 | 第24-25页 |
(三) 掌握对话方法 | 第25-29页 |
1. 设置对话话题 | 第25-26页 |
2. 教师引导对话 | 第26-27页 |
3. 学生自我体验 | 第27页 |
4. 优化对话结构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