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国内文献综述及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股票期权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及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国外股票期权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 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5-28页 |
4. 苏宁电器案例描述 | 第28-39页 |
·苏宁电器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公司经营现状的分析 | 第29-30页 |
·公司内部治理 | 第30-32页 |
·股权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第31-32页 |
·公司薪酬激励现状 | 第32-36页 |
·管理层平均薪酬低,激励作用潜力大 | 第34-35页 |
·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 | 第35-36页 |
·公司资金问题 | 第36-37页 |
·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5. 苏宁电器股票期权激励内容和效果 | 第39-47页 |
·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内容 | 第39页 |
·公司股票激励时机的分析 | 第39-41页 |
·公司股票激励效果分析 | 第41-47页 |
·股票激励改善公司业绩 | 第41-42页 |
·股票激励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 第42-47页 |
6. 苏宁电器股票激励设计不当产生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 第47-57页 |
·公司股票激励方案要素分析 | 第47-52页 |
·股票来源 | 第47-48页 |
·行权标准 | 第48-49页 |
·激励对象 | 第49-50页 |
·行权价格 | 第50-51页 |
·售股条件 | 第51-52页 |
·公司股票激励方案设计不当产生的问题 | 第52-54页 |
·公司的资金问题会延续 | 第52页 |
·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 | 第52-53页 |
·苏宁电器员工流失现象没有缓解 | 第53-54页 |
·对公司股票激励设计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 第54-57页 |
·改变行权标准 | 第54页 |
·增加被激励对象 | 第54-55页 |
·改变行权价格 | 第55-56页 |
·规定售股条件 | 第56-57页 |
7. 总结 | 第57-60页 |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7-58页 |
·创新之处、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创新之处 | 第58页 |
·研究局限 | 第58-59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