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X小学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第10-12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0-11页
     ·研究的现实依据第11-12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第12页
     ·社会融合和融合教育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18页
     ·研究概况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目前研究特点及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1页
   ·研究对象第18页
   ·研究假设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文献法第19页
     ·个案访谈法第19-20页
     ·问卷调查法第20-21页
第3章 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社会融合教育的现状调查第21-33页
   ·对上海市X小学社会融合教育状况的访谈调查第21-28页
     ·对该校校长的访谈第21-25页
     ·对该校教师的访谈第25-28页
   ·对上海市X小学社会融合状况的问卷调查第28-33页
     ·被试的基本情况第28页
     ·问卷分析第28-29页
     ·统计处理第29页
     ·描述性统计第29-31页
     ·差异显著性检验第31-33页
第4章 讨论第33-40页
   ·结果讨论第33-34页
   ·原因探讨第34-37页
     ·融合教育缺乏具体的实施内容和统一的评价体系第34页
     ·学校生源的不稳定性给融合教育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第34页
     ·教育环境的差异对学生教育融合的影响第34-35页
     ·新的城市文化生活对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影响第35页
     ·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相对封闭性对融合教育实施的影响第35-36页
     ·教师的职业能力对融合教育实施的影响第36页
     ·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财政薄弱对实施融合教育带来的困难第36-37页
   ·相关讨论第37-40页
     ·关于融合教育必要性的讨论第37页
     ·关于融合教育内容的讨论第37-38页
     ·关于融合教育实施的新路径——渗透与融合第38-40页
第5章 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对策建议第40-46页
   ·政府方面第40-41页
     ·加大对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监管力度第40页
     ·制定融合教育读本,规范农民工子女的融合教育第40-41页
     ·打开绿色通道,促进文化融合第41页
     ·打破封闭环境,搭建交流平台第41页
     ·启动专项资金,开展融合教育第41页
   ·学校方面第41-45页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41-42页
     ·多方面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育环境第42-43页
     ·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心理融合第43页
     ·创建校本课程,将融合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第43页
     ·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担负起融合教育的使命第43-44页
     ·建立家、校之间的联系,争取多方支持第44页
     ·引进学校社工服务第44-45页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45-46页
     ·本文的创新第45页
     ·存在的不足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54页
 A.城市农民工学校学生融合状况调查问卷(学生)第52-53页
 B.城市农民工学校融合教育状况访谈问卷(教师)第53-54页
 C.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融合教育状况访谈问卷(校长)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中远物流集装箱扫描优化模型研究
下一篇: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