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9页 |
| 第一部分 企业劳资双方的关系构成 | 第9-17页 |
|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 第9-12页 |
| ·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组织或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特征 | 第12-14页 |
| ·我国建国以来各个阶段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特征 | 第14-15页 |
| ·我国现阶段企业劳资关系的构成分析 | 第15-17页 |
| 第二部分 公有企业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 ·公有企业劳资关系的构成特点及协调难点 | 第17-18页 |
| ·我国公有企业劳资双方利益关系协调的历史进程 | 第18-21页 |
| ·现代企业制度协调公有企业劳、资关系的难点及突破口 | 第21-22页 |
| ·对现行几种模式的简单评价 | 第22-24页 |
| 第三部分 公有企业劳资双方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设计 | 第24-32页 |
| ·构建新型协调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 ·新型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 ·新型协调机制的具体操作 | 第27-30页 |
| ·对新型协调机制的基本估价 | 第30-32页 |
| 第四部分 绵阳三力股份有限公司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协调 | 第32-40页 |
| ·三力公司概况 | 第32-33页 |
| ·三力公司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现状 | 第33-35页 |
| ·对三力公司现有劳资关系协调体系的简单评价 | 第35-37页 |
| ·对三力公司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再设计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