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主发展与学校管理机制创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5页 |
| 一、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1、 行动研究的有关理论 | 第11-12页 |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13页 |
| 3、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应用 | 第13页 |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5页 |
| 1、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 2、研究步骤 | 第14页 |
| 3、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4、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中学教师自主发展与学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一、教师自主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1、教师几乎没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 | 第15页 |
| 2、教师的观念陈旧 | 第15页 |
| 3、教学的结果是考试的分数为标准 | 第15-16页 |
| 二、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1、师资培训方式传统 | 第16页 |
| 2、教师培训的内容陈旧 | 第16-17页 |
| 3、教师培训的质量下降 | 第17页 |
| 三、学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1、学校与教师的相对关系影响专业自主发展 | 第17页 |
| 2、学校的无序状态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 第17页 |
| 3、学校组织结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问题 | 第18-24页 |
| 一、教师理念和行为的变化 | 第18-19页 |
| 二、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努力的方面 | 第19页 |
| 三、学生与老师的地位 | 第19-20页 |
|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 第20页 |
| 五、学生学习困难分析 | 第20-24页 |
| 1、学习兴趣由“不浓”→“ 厌烦” | 第21页 |
| 2、学习内容由“不少”→“困难” | 第21-22页 |
| 3、学习态度由“不良”→“恐惧” | 第22页 |
| 4、学习方法由“不思” →“失败” | 第22-23页 |
| 5、学习评价由“不行” →“后进” | 第23页 |
| 5、学习评价由“不行” →“后进”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 第24-28页 |
| 一. 教师的自主发展从新教师抓起 | 第24-25页 |
| 1. 能做上一个教师,是天底下最有财富的人 | 第24-25页 |
| 2. 教师的工作时间是在幸福中度过的 | 第25页 |
| 3. 教师与后进生的友谊牢不可破 | 第25页 |
| 二、教师自主发展的具体内容 | 第25-27页 |
| 1、宏观规范学校教学系统 | 第25-26页 |
| 2、微观规范课堂教学过程 | 第26-27页 |
| 三、先进的教育理念 | 第27-28页 |
| 1、教师观 | 第27页 |
| 2、学生观 | 第27页 |
| 3、教学观 | 第27-28页 |
| 第五章 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 | 第28-40页 |
| 一、沙龙实录 | 第29-35页 |
| 二、中学教师自我发展的对策 | 第35-36页 |
| 三、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6-40页 |
| 问题一 | 第36-37页 |
| 问题二 | 第37页 |
| 问题三 | 第37-38页 |
| 问题四 | 第38-39页 |
| 问题五 | 第39-40页 |
| 问题六 | 第40页 |
| 第六章 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 | 第40-48页 |
| 一、学校管理机制创新的新理念 | 第40-41页 |
| 二、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 | 第41-42页 |
| 三、教师培训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2-44页 |
| 1、变培训工程为学校领导的一把手工程 | 第42页 |
| 2、注重教研组或教师小组学习 | 第42-44页 |
| 3、加强教育科研 | 第44页 |
| 四、确立教师自主发展的发展目标 | 第44-45页 |
| 五、建立双重取向的学校管理模式 | 第45页 |
| 六、学陶师陶、行知结合 | 第45-46页 |
| 七、依靠学校文化提高教师自主发展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