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表征基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5页 |
·淀粉概述 | 第11-13页 |
·淀粉的种类与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页 |
·玉米淀粉国内外发展近况 | 第12-13页 |
·变性淀粉概述 | 第13-25页 |
·变性淀粉的定义及分类 | 第13-14页 |
·变性淀粉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变性淀粉的应用 | 第15-22页 |
·变性淀粉的发展 | 第22-23页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 | 第25-39页 |
·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原理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玉米淀粉的水解 | 第27页 |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第27页 |
·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 第27-28页 |
·DE值的测定 | 第28页 |
·取代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9页 |
·脂肪酸淀粉酯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玉米淀粉的酶解 | 第30页 |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2页 |
·水解淀粉与脂肪酸甲酯配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脂肪酸淀粉酯合成工艺的优化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脂肪酸淀粉酯的结构研究 | 第39-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紫外图谱分析 | 第41-42页 |
·红外图谱(FT-IR)分析 | 第42-44页 |
·X—ray衍射分析 | 第44-45页 |
·分子量分布分析 | 第45-49页 |
·热分析 | 第49-51页 |
·淀粉—碘复合物吸收谱测定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脂肪酸淀粉酯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53-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3页 |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脂肪酸淀粉酯的溶解度 | 第55页 |
·脂肪酸淀粉酯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 第55-56页 |
·脂肪酸淀粉酯的透明度 | 第56-57页 |
·脂肪酸淀粉酯的粘度 | 第57-58页 |
·脂肪酸淀粉酯的凝沉性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脂肪酸淀粉酯在微胶囊中的应用 | 第60-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6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61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1-62页 |
·测定方法 | 第62-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不同乳化剂用量与配比对包埋效果的影响 | 第66-68页 |
·芯材与壁材比例的确定 | 第68-69页 |
·乳状液总固形物浓度的确定 | 第69-70页 |
·均质压力对乳状液的影响 | 第70-71页 |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71-73页 |
·产品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73-77页 |
·感观指标 | 第73-74页 |
·理化指标 | 第74-75页 |
·微生物指标 | 第75页 |
·微量有害元素的测定 | 第75页 |
·复原乳状液指标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脂肪酸淀粉酯在低脂植脂奶油粉中的应用 | 第78-87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79-80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79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79-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82页 |
·制备工艺 | 第80页 |
·搅打植脂奶油粉末配方 | 第80-81页 |
·产品性能检验方法 | 第81-82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86页 |
·固形物含量对搅打起泡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搅打时间对搅打起泡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脱水收缩现象 | 第84-85页 |
·浆液分离系数 | 第85页 |
·硬度及黏度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