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收益质量基本理论 | 第16-51页 |
·收益 | 第16-18页 |
·经济收益 | 第16页 |
·会计收益 | 第16-17页 |
·全面收益 | 第17-18页 |
·收益质量的定义 | 第18-27页 |
·国外研究对于收益质量的定义 | 第19-21页 |
·国内研究对于收益质量的定义 | 第21-24页 |
·收益质量的两个内涵——信息质量与盈利能力 | 第24-27页 |
·收益质量的计量 | 第27-50页 |
·国外研究中对收益质量的计量 | 第27-38页 |
·对收益质量进行评价的国内研究 | 第38-47页 |
·对收益的信息质量的计量 | 第47-48页 |
·收益所表现的盈利能力 | 第48-50页 |
·收益质量定义及其计量的框架 | 第50-51页 |
第3章 收益构成及持续性与收益质量 | 第51-62页 |
·收益构成与收益质量 | 第51页 |
·收益的来源构成及其计量 | 第51-53页 |
·对收益的应计现金构成的计量 | 第53-57页 |
·制度背景下的收益构成及持续性 | 第57-62页 |
·收益指标对于上市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 第57-59页 |
·对于制度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收益分布特征的国内研究 | 第59-61页 |
·对制度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研究 | 第61-62页 |
第4章 收益构成及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 第62-76页 |
·研究设计 | 第62-63页 |
·研究目标 | 第62页 |
·研究方法及假设 | 第62-63页 |
·样本收集及描述 | 第63-65页 |
·样本整体描述 | 第63-64页 |
·变量描述 | 第64-65页 |
·对收益构成持续性研究的实证结果 | 第65-67页 |
·对于收益应计现金构成(应计收益与现金收益)持续性的研究——假设1 | 第65-66页 |
·对于收益来源构成(营业收益与非营业收益)持续性的研究——假设2 | 第66-67页 |
·根据ROE分组研究收益质量 | 第67-75页 |
·对分组后当期收益构成的研究(假设3和假设4) | 第67-72页 |
·对分组后收益(EARN)的整体持续性的研究(假设5) | 第72-74页 |
·分组研究的结论 | 第74-75页 |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75-76页 |
第5章 提高收益质量的建议 | 第76-80页 |
·信息使用者:对收益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 | 第76-77页 |
·管理方: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现金收益能力 | 第77-78页 |
·监管方:设置有效的收益质量评价指标 | 第78-80页 |
结束语 | 第80-8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