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 第9-10页 |
·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现状 | 第10-11页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比较及启示 | 第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第14-15页 |
·提高学生物理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 | 第15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2 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能力和物理实验能力 | 第17-19页 |
·能力 | 第17页 |
·物理实验能力 | 第17-18页 |
·新课标中物理实验能力的解读 | 第18页 |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 第18-19页 |
·问题、问题解决和物理问题解决 | 第19-20页 |
·问题 | 第19页 |
·问题解决 | 第19页 |
·物理问题解决研究概述 | 第19-20页 |
·对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解读 | 第20页 |
·物理实验能力结构 | 第20页 |
·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能力 | 第20页 |
·实际操作的意义 | 第20-23页 |
·实际操作在物理学发展中的意义 | 第20-21页 |
·实际操作的教育功能的意义 | 第21页 |
·实际操作对提高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意义 | 第21-23页 |
3 提高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及案例 | 第23-46页 |
·提高演示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 | 第23-34页 |
·概述 | 第23-24页 |
·通过改进、创新,提高演示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 | 第24-28页 |
·改课堂演示实验为随堂实验 | 第28-31页 |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或其他手段进行演示实验 | 第31-33页 |
·利用体感实验 | 第33-34页 |
·提高分组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 | 第34-46页 |
·概述 | 第34-36页 |
·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 第36-37页 |
·变部分验证性实验、测量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 第37-39页 |
·通过开放物理实验室提高物理分组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 | 第39-46页 |
4 提高学生设计型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 | 第46-54页 |
·概述 | 第46-49页 |
·设计型实验的概念及其优点 | 第46页 |
·学生解决设计型实验问题的基本方法 | 第46-47页 |
·设计型实验思想方法 | 第47-49页 |
·提高解决学生设计型实验问题能力的操作方法及实例 | 第49-53页 |
·布置课外实验作业、成立物理实验兴趣小组 | 第49-50页 |
·开展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 | 第50页 |
·变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设计型实验 | 第50-53页 |
·设计型实验课堂实例 | 第53页 |
·提高解决高考设计型实验问题的能力——专题讲解 | 第53-54页 |
·概述 | 第53页 |
·高考设计型实验问题的主要类型 | 第53页 |
·设计型实验问题题例 | 第53页 |
·实验专题讲座 | 第53-54页 |
5 实践结果 | 第54-57页 |
·实践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54页 |
·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54页 |
·调查数据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54-56页 |
·实践结果分析总结 | 第56-57页 |
6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附录1 | 第59-62页 |
附录2 | 第62-65页 |
附录3 | 第65-69页 |
附录4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