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物理模型建构在天津市第57中学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2 物理模型建构的相关概念第8-9页
   ·模型的含义及其分类第8-9页
   ·物理模型的含义第9页
   ·物理模型建构的含义第9页
3 理论基础第9-11页
   ·哲学基础第9-10页
   ·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理论第10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0-11页
4. 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11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1页
5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3页
6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3-17页
   ·研究的对象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测量工具第14-15页
   ·研究原则第15-16页
   ·建构模型的方法论原则第16页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16-17页
7 实验研究过程第17-37页
   ·前测第17页
   ·实验过程第17-36页
   ·后测第36-37页
8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50页
   ·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与"生物学习主动性"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7-43页
   ·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43-46页
   ·学生学习成绩结果分析第46-48页
   ·不同分数段学生学习成绩的结果分析第48-50页
9 讨论第50-52页
   ·"建构物理模型"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生物教学的动态生成第50-52页
   ·"建构物理模型"的课堂教学观,使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大大增强第52页
10 研究结论第52-54页
   ·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物理模型,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第52-53页
   ·通过建构物理模型教学,促进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第53页
   ·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物理模型,促进了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提高第53页
   ·通过建构物理模型,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第53-54页
   ·通过建构物理模型,促进了教学情感目标和智能目标的达成第54页
11 建议第54-55页
   ·强化"建模"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第54-55页
   ·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第55页
   ·采用正确的测评方式第55页
12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55-5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第60-62页
 附录1 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第60-61页
 附录2 关于生物学习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情况的问卷调查表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过实际操作提高高中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