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的界定及定量分析 | 第9-20页 |
(一) 悲剧与悲剧性 | 第9页 |
(二) 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界定 | 第9-11页 |
1. 悲剧性对象——有价值的生命个体 | 第9-10页 |
2. 悲剧性冲突——悲剧的本质属性 | 第10-11页 |
3. 悲剧性结局——有价值的生命在否定中得到肯定 | 第11页 |
(三) 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定量分析 | 第11-20页 |
二、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美育意义解读 | 第20-26页 |
(一) 《新课标》的美育目标和要求 | 第20-21页 |
(二) 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的美育意义和价值 | 第21-26页 |
1. 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 第22-23页 |
2. 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 | 第23页 |
3.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 | 第23-25页 |
4. 对学生超越意识的培养 | 第25-26页 |
三、悲剧性作品的主题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 第26-40页 |
(一) 悲剧性作品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 第26-28页 |
1. 丰富资源学习 | 第26-27页 |
2. 分项目研究学习 | 第27页 |
3. 真实情境学习 | 第27-28页 |
(二) 悲剧性作品的基本教学策略 | 第28-40页 |
1. 梳理情节----充分展现悲剧素材 | 第28-30页 |
2. 走近人物----再造丰满生命形象 | 第30-33页 |
3. 调动感情----形成深度痛感体验 | 第33-35页 |
4. 破解矛盾----超越痛感体验快感 | 第35-36页 |
5. 品评价值----升华崇高悲剧美感 | 第36-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