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7页 |
第一章 《說文》互訓詞概說 | 第17-23页 |
1.術語的界定和研究的任務及意義 | 第17-20页 |
·幾組術語的界定: | 第17-18页 |
·目的和任務 | 第18-19页 |
·理論意義 | 第19页 |
·實際意義 | 第19-20页 |
2.前人的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人類動作、自然運動狀態類 | 第23-65页 |
殺/戮 | 第23-44页 |
1.在《說文》中的用字與釋義考察 | 第23-25页 |
·殺 | 第23-24页 |
·戮 | 第24-25页 |
2.字形源流考察 | 第25-27页 |
·殺 | 第25-26页 |
·戮 | 第26-27页 |
3.基于書證的義位演變考察 | 第27-40页 |
·分對象指向論 | 第27-38页 |
·“殺/戮”動物 | 第27-30页 |
·“殺/戮”植物 | 第30-32页 |
·“殺/戮”人 | 第32-38页 |
·複合成詞論 | 第38-40页 |
4.類義義場的義位聚合 | 第40-43页 |
小結 | 第43-44页 |
冰[仌]/凍 | 第44-56页 |
1.“仌”、“冫”、“氷”、“冰(魚陵切)”、“(?)”、“凝”、“冰”字形演變解說 | 第44-45页 |
2.“涷”通“凍”,非“凍”而借“凍” | 第45-47页 |
3.在《說文》中的語義差别與釋義用字考察 | 第47-51页 |
·仌 | 第47-48页 |
·冰 | 第48页 |
·凝 | 第48-49页 |
·凍 | 第49-51页 |
4.“冰/凍”語義演變考察 | 第51-53页 |
·“仌”、“冰”、“凝”分化的詞性條件 | 第51-52页 |
·“凍”的名詞義位的消亡考察 | 第52-53页 |
5.類義義場的義位聚合 | 第53-54页 |
小結 | 第54-56页 |
更/改 | 第56-65页 |
1.在《說文》中的釋義與用字考察 | 第56-57页 |
·更 | 第56页 |
·改 | 第56-57页 |
2.“更/改”的字源義與詞源考察 | 第57页 |
3.基於書證的義位演變考察 | 第57-62页 |
4.“更改”類義義場詞語的聚合和組合 | 第62-64页 |
·義類聚合 | 第62-63页 |
·組合條件下的同義聯文 | 第63-64页 |
小結 | 第64-65页 |
第三章 心理活動類 | 第65-94页 |
恐/懼 | 第65-83页 |
1.在《說文》中的用字與釋義考察 | 第65-66页 |
·恐 | 第65-66页 |
·懼 | 第66页 |
2.基於書證的義位演變考察 | 第66-75页 |
·頻率使用考察 | 第66-71页 |
·“害怕、畏懼”義位 | 第71-73页 |
·“擔心、憂慮”義位 | 第73-74页 |
·“懼”的歷史義位 | 第74-75页 |
3.“恐懼”類義義場詞語的聚合和組合 | 第75-82页 |
·類義聚合 | 第75-79页 |
·類義組合 | 第79-82页 |
小結 | 第82-83页 |
恥/辱 | 第83-94页 |
1.在《說文》中的用字與釋義考察 | 第83-84页 |
·恥 | 第83页 |
·辱 | 第83-84页 |
2.字形與字源義解說 | 第84-85页 |
3.基于書證的義位演變考察 | 第85-91页 |
·“恥/辱”義位的弱化和揚升 | 第85-87页 |
·義位的轉類 | 第87-90页 |
·“污”、“辱”義位的聚合同化 | 第90-91页 |
4.“恥辱”類義義場詞語的聚合 | 第91-93页 |
小結 | 第93-94页 |
第四章 對《說文》互訓詞義位衍生性演變的幾點思考 | 第94-96页 |
參考文獻 | 第96-98页 |
致謝 | 第98-100页 |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論文情况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