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 第9-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员工激励的理论研究 | 第11-24页 |
·激励的概念 | 第11-12页 |
·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 第11页 |
·激励的定义 | 第11-12页 |
·激励模型 | 第12-13页 |
·激励理论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对激励理论的认识 | 第14页 |
·西方员工激励理论 | 第14-20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4-19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动态系统的员工激励过程 | 第20-22页 |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 第21-22页 |
·奖励与绩效的关系 | 第22页 |
·奖励与满足员工需要的关系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物质激励 | 第24-47页 |
·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 | 第24-28页 |
·薪酬体系的构成 | 第24页 |
·薪酬体系的设计 | 第24-26页 |
·公平薪酬制度的激励功能 | 第26-27页 |
·企业福利的激励作用 | 第27-28页 |
·绩效考评与员工激励 | 第28-39页 |
·绩效考核理论概述 | 第28-29页 |
·工作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对比 | 第33-36页 |
·评价主体的选择 | 第36-39页 |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 | 第39-41页 |
·员工持股计划的阐述 | 第39页 |
·员工持股的激励作用 | 第39-40页 |
·如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ESOPs | 第40-41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作用 | 第41-42页 |
·股票期权激励 | 第41页 |
·我国中高级人员收入构成的缺陷 | 第41-42页 |
·股票期权制对中高级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 第42页 |
·长期激励制度的案例分析 | 第42-46页 |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 | 第42-44页 |
·上海贝岭的虚拟股票期权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精神激励 | 第47-61页 |
·精神激励的相关知识 | 第47-48页 |
·员工职业生涯与工作设计 | 第48-51页 |
·员工职业生涯与激励的关系 | 第48-49页 |
·通过工作设计来激励员工 | 第49-51页 |
·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 | 第51-55页 |
·让员工感受培训 | 第53-54页 |
·最佳的培训机会 | 第54页 |
·让培训成为奖励 | 第54-55页 |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 第55-60页 |
·以人为中心的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 | 第55页 |
·企业文化的内涵 | 第55-59页 |
·企业文化的建立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激励机制的设计及其应用 | 第61-88页 |
·激励机制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61-62页 |
·激励机制的定义 | 第61页 |
·建立激励机制的基本要求 | 第61-62页 |
·建立企业激励机制 | 第62-67页 |
·企业激励情况的调查 | 第62-65页 |
·合理的薪酬机制 | 第65-66页 |
·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评价体系 | 第66页 |
·有竞争力的用人机制 | 第66页 |
·有竞争力的职业生涯设计 | 第66-67页 |
·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 第67页 |
·案例 | 第67-87页 |
·青岛高合有限公司背景 | 第67-69页 |
·激励机制设计 | 第69-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束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