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权力分享--论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决策
引言 | 第1-9页 |
一、教师的课程决策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9-19页 |
(一) 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历史考察 | 第9-12页 |
1 古代师徒制下的教师独立课程决策权 | 第9-10页 |
2 近现代教育下的教师课程决策权的缺失 | 第10-11页 |
3 当代教育下的教师课程决策权的重获 | 第11-12页 |
(二) 当代国外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考察 | 第12-19页 |
二、中国三级课程决策体制的建立及特点 | 第19-24页 |
(一) 三级课程决策体制的建立 | 第19-21页 |
(二) 三级课程决策体制的特点 | 第21-24页 |
三、教师在三级课程决策体制中权限的界定 | 第24-30页 |
(一) 在中央级的课程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4-25页 |
(二) 在地方级的课程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26页 |
(三) 在学校级的课程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6-30页 |
四、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条件 | 第30-40页 |
(一) 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条件 | 第30-33页 |
(二) 课程资源条件 | 第33-38页 |
(三) 学校管理体制条件 | 第38-40页 |
五、课程决策方法举例 | 第40-43页 |
六、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意义 | 第43-49页 |
结束语: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问题与对策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7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