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与超越--论现代性语境中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
绪论 从先锋派到先锋文学 | 第1-19页 |
第一节 先锋概念的缘起 | 第9-10页 |
第二节 先锋派的诞生及其意义 | 第10-13页 |
第三节 从先锋派到先锋文学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先锋文学的诸种特质 | 第14-19页 |
第一章 先锋崛起的文化语境 | 第19-31页 |
第一节 现代性的历史追问 | 第20-24页 |
第二节 异域文化的渗透 | 第24-26页 |
第三节 艺术本体的觉醒 | 第26-31页 |
第二章 先锋发展的历史革沿 | 第31-53页 |
第一节 人性的复归与激扬 | 第31-35页 |
第二节 现代寻根与形式实验的双重变奏 | 第35-41页 |
第三节 救赎的消解与自由的重构 | 第41-46页 |
第四节 个人化的生命之舞 | 第46-53页 |
第三章 先锋主体的精神向度 | 第53-71页 |
第一节 先锋的精神高度 | 第53-60页 |
第二节 先锋的怀疑姿态 | 第60-64页 |
第三节 独立的价值诉求 | 第64-71页 |
第四章 走向先锋的艺术实践 | 第71-88页 |
第一节 想像:颠覆常识与经验 | 第71-77页 |
第二节 超验:彰显极致的审美体验 | 第77-82页 |
第三节 隐喻:跨越修辞的文本营构 | 第82-88页 |
第五章 先锋文本的审美动向 | 第88-115页 |
第一节 时间:自由的迷津 | 第88-94页 |
第二节 人物:符号与代码 | 第94-100页 |
第三节 失散的整体 | 第100-105页 |
第四节 隐蔽的张力 | 第105-110页 |
第五节 互文性的表达 | 第110-115页 |
第六章 世纪之交:先锋的危机与障碍 | 第115-130页 |
第一节 虚弱的思想根基与独立意识 | 第118-121页 |
第二节 激情的匾乏:从想像到形式 | 第121-124页 |
第三节 实利化的物质屏障 | 第124-126页 |
第四节 滞后的先锋批评 | 第126-130页 |
结语 永远的先锋 | 第130-1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6-139页 |
后记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