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工作总结 | 第1-12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16页 |
第一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 第16-6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类胡萝卜素提取与分析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 | 第19-22页 |
第四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第五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油树脂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24-3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24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1.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辣椒油树脂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物料含水量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6页 |
·粉碎粒度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6页 |
2.最佳萃取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26-29页 |
·压力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温度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8页 |
·夹带剂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产品质量检测 | 第29-30页 |
4.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油树脂中试条件的研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红色素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1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1.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3-37页 |
3.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产品质量的检测及与国内外标准的比较 | 第37-38页 |
5.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红色素中试条件的研究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辣椒碱纯品制取工艺的研究 | 第39-4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9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1.辣椒素粗提物萃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40-41页 |
2.辣椒碱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41页 |
3.辣椒碱纯品的检测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红色素产业化生产可行性分析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2页 |
第二节 辣椒红色素的用途和国内外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节 生产规模及原料资源保障 | 第44-45页 |
第四节 辣椒红色素产业化生产技术方案 | 第45-47页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 第47页 |
第六节 投资概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 第47-51页 |
第六章 超临界CO_2萃取番茄红素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51-5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1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1.萃取压力对番茄红素萃取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2.萃取温度对番茄红素萃取率的影响 | 第55页 |
3.萃取时间对番茄红素萃取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 番茄红素含量的检测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一 | 第62-63页 |
附录二 | 第63-66页 |
第二部分 马铃薯全粉市场调研与关键技术综述 | 第66-77页 |
第一节 国内马铃薯全粉生产状况概述 | 第67-68页 |
第二节 国内全粉进口状况分析 | 第68-69页 |
第三节 国内全粉的流通状况分析 | 第69-70页 |
第四节 国内外全粉的需求状况 | 第70-73页 |
第五节 颗粒状全粉与雪花全粉的市场需求、价格及使用范围比较 | 第73-75页 |
第六节 国内全粉生产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和经营决策建议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9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 第79-81页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