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入 | 第10-15页 |
·语言学习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听在理解、交流中的作用 | 第10-11页 |
·语言输入在听的过程中的作用 | 第11页 |
·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 | 第11-12页 |
·新课标中具体规定中学毕业时所要求达到的八级的综合要求 | 第11-12页 |
·八级要求中对听的具体要求 | 第12页 |
·中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 第12-13页 |
·在教学中将听力分离于其他能力之外 | 第12页 |
·对听力能力的培养采用了非常片面的练习方式 | 第12-13页 |
·考试模式中,听所占的比重 | 第13页 |
·学生情况 | 第13-14页 |
·个人谈心 | 第13页 |
·集体问卷 | 第13-14页 |
·提出问题 | 第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问题的反馈及分析 | 第15-29页 |
·问题的反馈(学生所反映的影响到听力效果的因素) | 第15-16页 |
·客观问题 | 第15页 |
·主观问题 | 第15-16页 |
·问题的分析(来自学生的问题) | 第16-26页 |
·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语言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语用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认知语言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听力策略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问题的分析(来自教师的问题) | 第26-28页 |
·高中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前测)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29-52页 |
·改变教师的思维定势 | 第29-31页 |
·更新教学思想、教学理念 | 第29-30页 |
·以新课标为指导,熟悉并使课程设置合理化 | 第30-31页 |
·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出适宜的教学计划,还听力其本来的地位 | 第31页 |
·教无定法,多样化 | 第31页 |
·完善教学方法 | 第31-51页 |
·针对文化因素的干扰,着重培养以读助听 | 第32-36页 |
·针对学生学习氛围的有限性,着重为其创设良好听说的氛围 | 第36-40页 |
·让交流成为可能,以说助听 | 第40-43页 |
·音形结合,以写促听 | 第43-44页 |
·加强对学生策略的渗透 | 第44-47页 |
·学生的学能分析和评价(后测)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研究发现的问题及启示 | 第52-54页 |
·研究发现的问题 | 第52页 |
·研究带来的启示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4-55页 |
附录Ⅰ 教师问卷调查 | 第55-56页 |
附录Ⅱ 听力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附录Ⅲ 听力>"听力" | 第58-59页 |
附录Ⅳ 成绩汇总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